行为的情况下申请撤诉;2、原告在行政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下申请撤诉;3、原告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 行为的,原告必须是同意改变或者同意改变后的具体行政行为,并自愿申请撤诉。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起诉以后,人民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以前。2、必须经人民法院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79.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异议而产生的,而行政诉讼第三人则是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而 权对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或变更该处理决定,无论哪一方作为原告起诉,另一方都因其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成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22.html -
了解详情
,其诉讼请求是要求撤销或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进行合法性与部分合理性审查后,可视具体情况,分别做出维持、撤销、变更或行政赔偿的判决;如果相对人 它是指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2]所以,那些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但是经过法律授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19.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按第一种观点确认的被告,被诉行为是受委托者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告和被诉行为是一致的,也是独立的,并排除了委托的行政机关。对被诉行为合法性的审查,首先是职权审查,因受委托者本身不具有受委托的该项职权,其被诉行为的判决结果不是被撤销就是被确认无效,其他内容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89.html -
了解详情
不应当成为证明责任主体。被告,即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在诉讼中人民法院究竟是不是证明责任的主体,理论界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 证据。”法律规定了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承担证明责任。 《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复议、诉讼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制度。若将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理解为“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主(原则),行政机关自己强制执行为辅(例外)”的 ,而将不停止执行视为例外,人为地造成法制的不统一。根据德国的经验,在行政强制执行领域,确立异议(行政复议、撤销之诉)停止执行为原则,不停止执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9.html -
了解详情
开始,此人十分敬业和公正;但时间一久,他开始逐步懈怠和以权谋私,每次将自己的粥分得最多,与自己关系好的也分得较多,关系疏远和不好的 程序”为由,判决撤销武汉市政府、武汉市土地局颁发给银海公司土地使用权证的具体行政行为。但令人不解的是,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均判决维持了上述两个行政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8.html -
了解详情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主要考虑如何防止行政机关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理由,减少或免除自己的程序义务,增加自己的程序上的自由裁量权,限制或剥夺相对人的程序 。”“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制度:1.表明身份制度。198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1.html -
了解详情
的监督功能,取消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一般监督;其次是撤销监察部,取消监督机关对整个行政活动合法性以及对行政工作人员遵守法律和政纪情况 的新任务。可以说,这对于完善我国行政法的具体制度和学科体系,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促进宪政和行政法治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6.html -
了解详情
以某个机关的“红头文件”形式出现——拦腰截断并赋予对司法的不同意义的立法形式,当数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了。尽管其只是意在“明确人民法院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 现有司法审查框架之下,法院仅可以对规章是否明显违法进行自己的判断。若当事人提出行政法规违法的有力论辩、地方法院又初步认同时,地方法院应将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