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二重性质,既是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同时也是实体性法律行为。由此可见,行政诉讼和解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行政法律关系的合意,实际上体现了当事人双方 提倡。 然而有学者提出如下疑问:既然赋予了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变更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以求得原告撤诉而终止诉讼,那么引入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93.html -
了解详情
的审查与裁决,它是行政权进行自我监督的重要方式,属于自律的范畴;而行政诉讼 则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涉及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关系问题,属于他律的范畴 。即行政法院模式、双轨制模式和司法化模式。行政法院模式主张合并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废除普通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双轨制模式主张先在少数特定领域引入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79.html -
了解详情
与国家行政机关相抗衡的力 量,行政机关完全有能力行使行政职权。而行政诉讼本身,正是人们防止过于强大的行政权侵害公民权利的一种制度安排。维持与 分析和重构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6. ?[2] 江必新.论行政诉讼中的肯定裁判[J]. 法学杂志,1988,(6):16-17.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02.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目前我国其它的行政诉讼受案主要有:1、对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中做出的劳动教养决定不服而提起 对于《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的解读中,我们不难看出,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原意是控制行政诉讼的范围,将其限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和财产权范围。这样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14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审判对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行政诉讼调节行政权的职能,是民事、刑事诉讼所没有的。其中行政证据制度与刑事 ,交由双方当事人和审判人员签字。 四、正确处理法院取证与当事人举证的关系 在行政诉讼中,一味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并不是排斥人民法院以职权获取证据,因为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79.html -
了解详情
着行政法律关系或者其他法律关系,因而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着利害关系。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与原告受到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机关吊销了某制药厂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该制药厂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个行政诉讼中,尽管诉讼结果会影响到同该制药厂有购销合同关系的某医药商店的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41.html -
了解详情
引入抽象行政行为的诉讼机制无疑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三、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可行性探讨 (一)法律规范上的可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 的范围则会与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相违背。所以笔者认为,纳入行政诉讼的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应该限定在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以内。 (二) 人民法院的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66.html -
了解详情
的利害关系,而不是他人的利害关系;该司法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的情形之一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 法律人才进行诉讼,有以职权调查相关证据和事实的优势,因此,应当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诉讼的资格。检察院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对于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行为同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59.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确定被告,关系到行政相对人权益保护以及法院能否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研究行政诉讼的被告问题,应借鉴行政主体理论,从实证出发,来看待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一般认为上述规定是行政诉讼的被告定义,在现有理论上争议不大。但该规定只针对直接起诉情形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33.html -
了解详情
人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行政相对人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 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的内部救济渠道后,能够获得最终的司法救济,真正发挥出行政诉讼的保障人权的功能。 3、将法院的审查范围扩大。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