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胜任工作、是否负有保密责任以及以后续订合同时是否可以约定试用期等一系列问题。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很多人在阅读劳动合同时往往不太注意这部分,实际上 劳动合同的效力。有的用人单位将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解除条件约定为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从而规避应承担的解约的补偿责任,这种约定是违法的,即使约定了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577.html -
了解详情
新型劳动关系,如家庭用工、个人用工等等,也出现了诸多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合同等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情形。2008年《劳动 降低可能出现的违法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责任条款。[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5.html -
了解详情
自2010年6月至4月至2010年 9月4日止。双方在试用合同中约定,王某试用期月薪为税前2000元。同年9月4日,公司以王某不胜任会计的 缴纳社会保 险费。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现公司违法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关系,因此,公司应按照《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00.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需要的。C 试用期解除,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用人单位要珍惜利用法律给与单位的权利,考察员工是否适合公司的岗位,否则,再想解除劳动合同,将付出较大 ,经过调岗和培训仍不胜任的形式条件。否则,就违法了。以前还有一种作法,是把末位淘汰写进劳动合同中,明确将“在业绩考核成绩中排列末位”约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78.html -
了解详情
。在《就业促进法》出台之后,虽然规定了受歧视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对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等都未作专门具体的规定。 符合法定情形。除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负有举证义务,否则需承担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法律后果,即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43.html -
了解详情
。在《就业促进法》出台之后,虽然规定了受歧视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对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的法 律责任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等都未作专门具体的 符 合法定情形。除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负有举证义务,否则需承担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法律 后果,即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30.html -
了解详情
风险主要有以下四种:(1)酒店对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认识不到位酒店认为在试用期可以随时解除劳动者合同,对解除合同的前提条件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理解不到位: 是终审判决生效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三是劳动者被判处刑罚或缓刑,用人单位就立即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否则劳动合同不会自然解除,劳动者刑满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394.html -
了解详情
员工试用期不能过长,也不能重复约定,但个别用人单位常在试用期上“动脑筋”,做“小动作”,致使一些员工的试用期被延长。劳动者对此应敢于通过借助行政手段、劳动 录用条件。评析:这种做法属于逾期辞退和违法辞退。原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如何确定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中指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7833.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与自己协商不成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2倍的经济补偿金。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关于“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 、不胜任工作没有事实依据。即使公司有证据证明张x不胜任工作,也应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换岗或出示张x经培训后仍不胜任的证据,才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0739.html -
了解详情
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本条间接规定了在员工不胜任现有岗位 次入职要区分两种情况:1、对于重新入职但从事原工作岗位的员工,用人单位不得再设试用期;2、对于重新入职但从事他种岗位的员工,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3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