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案件和婚姻家庭案件委托工会组织和妇联参与调解,对其他社区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参与调解,使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有效衔接。还可以在辖区机关、社区、 解决行政争议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赔偿诉讼外,不适用调解。这种规定越来越不适合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行政争议处理不好,极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74.html -
了解详情
局面。如邓某与周某离婚纠纷一案中,我们在受理该案之后,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查了解得知,自1995年结婚两个月以后,周某一直在外打工,从来 ,只有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运用法律;做到公平公正,才能保证调解结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只有双方当事人觉得合情合理,公平公正,才会自觉履行协议,我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34.html -
了解详情
地否定该行为的效力,人民法院也不宜支持当事人随意提出的反悔。 改革与完善诉讼调解中反悔制度的立法建议 基于以上反悔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和缺陷,结合对反悔 2001年,贵阳市司法局与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了尝试基层调解与诉讼程序的“接轨”改革,主要内容是民间纠纷经过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后,由街道(乡、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54.html -
了解详情
要有自信心,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知难而上,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调解工作。诚心就是要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真心实意在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用真诚和热情 局面。如朱某某与郑某某赡养纠纷一案,我们在受理该案之后,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查了解得知,自2000年以来,郑某某先后殴打其老母亲朱某某共四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6.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简单的纠纷之外,一般应由多名调解人员组成调解委员会,以防止权力的集中;一般案件应坚持公开原则;坚持对调解过程做全程笔录。另外,为防止调解 工作的疏忽大意甚至徇私舞弊及其他有损公正的行为。应比照审判中的错案追究制建立对调解人员的较为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调解书的不可上诉似乎无可非议,那么再审尤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7.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判决已做出来的做法与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当事人如不同意调解,或者未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即时转入诉讼程序”和“在诉讼程序中,直接查明争议 了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从而对法治建设形成长远的、深层的危害。有些当事人,对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满才诉诸法院,相信法院会公正地解决问题,没想到法院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52.html -
了解详情
为740.92万件,同年民事一审案件数量为291.6774万件,诉讼案件相当于调解案件的39.4%;而1998年,民事一审案件数量达到336万件,诉讼案件数量 对诉讼的过高期待、社会对诉讼的积极鼓励;另一方面也贬抑了人民调解的价值和正当性。事实上,1989年《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颁布已经构成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9.html -
了解详情
、说服教育,使当事人互相谅解,争端得以解决,是谓调解”。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除授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职能外,还设立专门的章节制定了人民法院调解 常用的基本手段。3受儒家“和为贵”、“中庸”、“息讼”等思想的深刻影响,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发挥着其他争议解决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血缘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38.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在实践中已具有存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为: 1、单一的诉讼调解制度与纠纷的多元化之间存在矛盾。纠纷的多元化以及当事人价值观的多元化对纠纷解决机制 ,除特殊重大纠纷外,所有的民事纠纷在向法院起诉以前,都必须经过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也规定8种情形的纠纷,实行诉前强制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19.html -
了解详情
指在诉讼中,由人民法院主持,依法说服教育使诉讼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一种诉讼活动。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对民间纠纷的一种调解 ;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有的自主权等。虽然该法条没有明确指明各级人民政府具有社会纠纷调解权,但我们却能从各级人民政府法定的管理权、保障权等权力中自然推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