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通过流转,把农民手中零星分散的土地使用权集中到专业合作社、种田能手或农业企业 保护耕地。各地应抓紧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总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原则,合理确定小城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43.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也存在过。起草过程中,曾围绕集体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能否进入土地一级市场自由流转、国家垄断土地交易一级市场是否有正当性等问题,出现 。 《物权法》第13章第153条没有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直接规定,而是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71.html -
了解详情
(五)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或者记载土地使用权状况的房地产权证书;(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七)其他必要材料。第六十一条已经登记在建工程抵押权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 证书;(四)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五)主债权合同和抵押合同;(六)其他必要材料。第八十九条房屋登记机构对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予以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381.html -
了解详情
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该法第二十三条对划拨土地的用途是这样定位的: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一) 目的作为基础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允许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但在转让前,必须将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为出让土地使用权后方能进行。第三种观点从划拨土地使用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205.html -
了解详情
其流转途径主要表现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抵押、出租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土地的立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通过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法律制度,确立城市 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体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89.html -
了解详情
今后值得我国立法部门进行修改完善;其次,它包含了依附于土地使用权上的建筑权,可以依法设置抵押或转让;再次,这种规范从某种角度上体现了物权人的所有权权能 还需支付耕地占用税、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农田水利建设基金、城市建设配套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补充费、土地管理费等税费,有的还代政府征用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73.html -
了解详情
(1990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包括8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土地使用权出让,第三章土地使用权转让,第四章土地使用权出租,第五章 统一不动产登记机构;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合并规定;改变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名称。3、 在所有权部分,按照所有制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1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行宪法第十五条;极力反对物权法规定对国家、集体、私人财产实行平等保护,顶礼膜拜所谓苏俄民法典开创的社会主义传统理论,强烈要求恢复所谓 ;第二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第三章物权请求权;第四章所有权;第五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第六章建设用地使用权;第七章宅基地使用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64.html -
了解详情
必然导致承包经营户的基本生产资料的丧失,为了充分保护承包经营权人的利益,在征收集体土地时,征收人应当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11]但是,对承包 2007年版,第444页。 [20]参见程啸:《物权法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意义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行为的性质评析》,载《人民法院报》2007 年6月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61.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仅仅是自然人和法人。第二个问题是第二章规定的是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但里面规定了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及其他规定三节,这样给人的 地上权性质的权利。我国现行立法虽无“地上权”概念,但土地使用权制度含有“地上权”的内容。[5]建设用地使用权指在国家或集体土地上建造建筑物或附着物的权利,而宅基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