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32页。理解不可抗力,有不同观点:①主观说。认为如当事人已尽主观上最大注意,仍不能防止阻碍合同履行的事由发生,该事由就属于不可抗力。②客观说。认为不可抗力与人的主观因素无关,应从纯粹客观方面决定。不可抗力是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23.html -
了解详情
紧张、交通堵塞、原材料涨价等原因而阻碍合同的履行。那么这些因素是否属于免责事由?我们认为,我国《民法通则》仅规定不可抗力为法定免责事由,同时将不可抗力 到的阻碍合同履行的情况,也是当事人从事交易活动所应承担的风险,因此不属于不可抗力的范畴。出现这些情况以后,当事人不能被免除责任。当然,如果这些情况确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等。 (3)关于不可抗拒力。房产销售合同有关违约责任的条款一般都有“销售方遇不可抗力导至逾期交房,不承担责任。”这样的表述。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三 自己的过错,如:对市场判断不准确投资失误、项目设计不周密修改方案等因素归之为不可抗力,同时也不能把应该预计到而没有预计到的季节影响、上级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2819.html -
了解详情
,在一般条款中应仅规定一些通用的免责事由,具体包括不可抗力和受害人的故意两项。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危险责任的一般条款可以做如下表述:从事特殊危险活动 不论对损害的发生是否存在过失,都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除非能证明损害是由于不可抗力或受害人的故意造成的。 3.民法典的侵权责任法编中规定主要的危险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167.html -
了解详情
中,多处使用“故意”、 “重大过失”、“过错”等主观心理上的概念,并规定因这些主观因素,当事人一方承担或不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法》的有些条文虽未出现过错的字样 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但在法律另有规定时,即使发生不可抗力也不能免除责任, 主要有:其一、迟延履行后的责任。大陆法系民法典大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738.html -
了解详情
很大,因此这10%以下责任的衡量并非没有必要。确定这部分责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和高危作业人的承受能力, 综观法制发达国家的立法 条件而未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情况即不能免责。《道交法》未规定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并非不言自明。笔者以为,高危作业行为人在从事高度危险作业活动中取得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603.html -
了解详情
十四条【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 技术秘密的研究开发成本、成果转化和应用程度以及使用人的使用规模、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 不论使用人是否继续使用技术秘密,人民法院均应当判令其向权利人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172.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体现。 等价时代的刑法既在刑法总则中将不体现人的主观恶性的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排除在定罪范围之外并将不具有趋恶的自由意志能力的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不作为 立法结果的刑法规范制约刑事司法者,避免其基于未经刑法认可的名为理性实为野性的因素违背刑法所认可并体现的理性而定罪用刑。因此,等价刑时代以依法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6.html -
了解详情
分则中,多处使用故意、重大过失、过错等主观心理上的概念,并规定因这些主观因素,当事人一方承担或不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法》的有些条文虽未出现过错的字样,但 影响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但在法律另有规定时,即使发生不可抗力也不能免除责任,主要有:其一、迟延履行后的责任。大陆法系民法典大都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98.html -
了解详情
等情况。 二、一方的预见有确切的证据,预见是一种主观臆断,具有强烈的主观因素,为平衡双方的利益,预见方必须以一定的证据来说明自己判断的恰当性。 三 中,免责条件或原因一般只能法定,当事人不可以事先约定免责条件,也不能对不可抗力的范围事先预见约定。 《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