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同时还要考虑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性质、动机和目的等等,对于抢劫、强奸、故意伤害(重伤或致死)、毒品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在确定是否从宽以及从宽的 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量刑时考虑其一贯表现,考虑其主观恶性、人生危险性也符合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8413.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是法定的送达方式之一,但在婚姻案件中应慎重从事。婚姻是当事人的重大人生事项,婚姻一旦解除,对当事人本人及其社会关系带来的影响很大,因此无论是实体权利 、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遗弃是指对其家庭成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349.html -
了解详情
,就具有更大的危害性。种族仇恨被认为是说明另一种加重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危害程度的因素之一。[7]这种区分无疑是客观的,当犯罪动机被社会一般人理解 含义的学究式思维游戏,它受到刑事政策的强力制约,这种制约直接影响法官对被告人生与死的选择,[25]因为刑事政策给予我们评价现行法律的标准,它向我们阐明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069.html -
了解详情
那是一个我们民族历史的低潮时刻,一个希望和无望之间的分水岭。 但30年在我们的人生中太快地蒸发掉了,而且没有(能够证明)时光(曾经)残存的充分证据。 ,这个犯人的权利是否被侵犯,结果是单个监狱看守的暴力事件并不导致意义非凡的人体伤害。在我持有的异议第一段中,我陈述如下:“就我看来,仅仅无关紧要的对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751.html -
了解详情
非正式制度安排。 二、民间报应正义的表现形式 其一,原始正义。一方面,人对自己受到的伤害及不平之事有天然的报复情绪。任何动物都有本能的对害己的反抗冲动,人 ,才算得上伦理的均衡,才是正义的。 (二)恶的报应正义。考虑到人生遭遇的生老病死不可避免,或者说必然遇到不平顺的事情,对个人意味着不利即某种苦害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04.html -
了解详情
个突出要件分析 1.女性犯罪的主体 一是女性犯罪的类型趋于多元化。其中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暴力型犯罪的有153人,占押犯总数的46.1%;盗窃犯罪的 、自爱、自强、自立。 2、注重文化技术教育,提高女犯自身素质。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是开启女犯荒芜心灵的钥匙。针对女犯普遍文化低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2.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撤销附带民事诉讼。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陈子华等十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十三名被告人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均予以减轻处罚。十三名被告人 有限数额的经济赔偿。这样的判决首先会使被害人的父母在痛苦、仇恨中度过今后的人生岁月;还会使十三名被告人的父母在焦虑、思念中牵挂服刑的孩子;最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7.html -
了解详情
,寄托了当事人的特殊感情,对当事人则意味着安慰、愉悦、哀思、回忆、财富甚或人生意义等等。这种利益具有无形性。已故父母的唯一的照片、在旅游景点煞费苦心拍的纪念 意义和纪念意义将无法用物质的方式加以恢复,使得这种损害成为一种不可愈合的伤害。因此,黑格尔指出,那些非常接近人格一端的物品受到损害,任何赔偿都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62.html -
了解详情
报复的正当理由,甚至不考虑受到报复的对象是否恰当,报复的起因只是因为伤害,是为了伤害而进行伤害,追求一种结果公正,但却有可能造就新的不公正;报应是 意识钝化,缺乏正常的道德以及伦理判断能力,但是行为人对于重大生活价值的决断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却是主体性的,所以应当承担这部分主体性形成的人格的责任。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24.html -
了解详情
报复的正当理由,甚至不考虑受到报复的对象是否恰当,报复的起因只是因为伤害,是为了伤害而进行伤害,追求一种结果公正,但却有可能造就新的不公正;报应是 意识钝化,缺乏正常的道德以及伦理判断能力,但是行为人对于重大生活价值的决断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却是主体性的,所以应当承担这部分主体性形成的人格的责任。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