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逮捕:(一)具有前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二)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影响 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十日内,将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并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第四节 财产刑和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438.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报经院长批准后,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立即释放的,应当发给释放证明。第八十条对已经 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有关公安机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应当将法律文书送达当地公安机关。第三百五十六条被宣告缓刑、假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870.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报经院长批准后,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立即释放的,应当发给释放证明。第八十条对已经 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有关公安机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应当将法律文书送达当地公安机关。第三百五十六条被宣告缓刑、假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316.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报经院长批准后,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立即释放的,应当发给释放证明。第八十条对已经 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有关公安机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应当将法律文书送达当地公安机关。第三百五十六条被宣告缓刑、假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65.html -
了解详情
》第106条规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应当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据此,刑事拘留的内部审批程序为二级审批,只有 行为要求、定性准确、执法意见适当、程序合法、法律文书和相关手续完备的,审核部门应签署同意意见,由办案单位提请审批责任人审批;审核中发现执法中有违法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62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地方各级人大选举产生,并报上一级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但这并不 四种诉讼监督方式作为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进行诉讼监督后作出的决定和出具的法律文书,都应当具有法律约束力,这种法律约束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启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对担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对于检察机关提请许可对涉嫌犯罪的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 常委会三个月、一年、三年作出决定都不违法,而刑事诉讼法对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办案都有严格的时限规定,超过时限的就是错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67.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权利,现行刑诉法并没有规定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都明确了侦查 场所或羁押场所的专用审讯室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必要时经县级以上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全程录音或者全程录像,并且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律师到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06.html -
了解详情
相比 ,我国的有些规定与公约的要求是基本相符的 。例如 ,我国宪法第37 条明 确规定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 为保障此项基本权利的实现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60 条和第 61 条分别对逮捕和拘留的条件和程序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3.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法官或治安法官来审查决定适用羁押措施的情形,我国的逮捕措施大多数由承担控诉职能的检察机关批准适用,并且不象国外那样有人身保护令、申请复查或自动 许旭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9]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