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2001年9月18日)也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但在经济活动中却也独立地对外进行经营活动。例如有的企业的办事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某类活动,所属业务或职权范围实际上是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36.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硬指标。首先修改《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七条关于县级以上各级政府不得要求下级政府设立与其业务对口的行政机构的限制性规定,增加 件好事,但由于公检法部门比照事业单位管理,实际待遇比较优越,而根据以上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看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应使用行政编制,纳入公务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61.html -
了解详情
一、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进程 1979年《刑法》将贪污罪的主体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则对国家 财产,必须是接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直接委托,才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如果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接受国有独资公司以外含有国有资产的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52.html -
了解详情
要总结各地机构编制立法实践经验,修改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组织法,补充关于政府职能权限、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岗位结构等内容,特别是要明确审定程序。在此基础 程序应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研究机构编制事项的基本工作程序,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设置、变更、撤销及其他机构编制事项的审批程序等。[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54.html -
了解详情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实际意义,对其他贪污犯罪主体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即使不是从事公务的人员, 犯罪的主体。 第二、如何理解《纪要》中关于那些不具备职权内容的劳务活动、技术工作,如售货员、售票员等所从事的工作,一般不认为是公务的论断? 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37.html -
了解详情
是挪用人自己或与他人共同经商办企业,那么由于这种行为违反了国务院关于严禁国家工作人员经商办企业的规定,便认定其属于挪用资金进行非法活动;如果挪用人 》,明确指出:对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08.html -
了解详情
但有关资料表明:在97刑法之前,1995年二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行《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针对该决定的规定,实践中,罪名称商业 性质的认定,属于社会团体人呢,抑或是国有事业单位法人?协会组织工作人员受贿应适用受贿罪,还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或者适用其他罪名?但是问题的症结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92.html -
了解详情
更不可能在该司法解释中对上述问题规定,故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率先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受理和管辖问题的通知》。对法律适用问题这一重大问题, 解读]一、管辖与受理:「苏高法审委[2004]114号条文」1、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对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8.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宽泛,其中以泰国为最包括行政部门的官员、司法官员、立法官员以及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但是属公务员法调整动只是中央一级的公务员和王室特殊类公务员,甚至 年2月版,第196页。 [12]中国关于公务员的概念基本上与前苏联的定义相同,即所谓:“家工作人员是在国家组织中工作,根据任命、选举或其他法定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01.html -
了解详情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主体的问题。从刑法第93条关于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规定看 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0页。[12]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中立案标准的规定》指出:“受委托管理、经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