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用以激励罪犯改造的手段主要是表扬、物质奖励、记功、减刑或者假释。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传统的罪犯激励手段系统显得力不从心,激励效果开始下降, 开放性处遇级能够帮助罪犯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生活将罪犯隔离于社会,实行严格管理,有利于罪犯恶习矫正与思想改造,但是也有如下弊端:封闭式管理隔断了罪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36.html -
了解详情
为15年,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包括判决前羁押的时间)。由于我国存在减刑、假释制度,15年有期徒刑最低关押7.5年,一般实际关押12年左右;20年有期徒刑 通常是指应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尽量减少关押,实行非监禁化。在当前社区矫正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并全面推广以后,将会使非监禁刑的执行走上正轨,从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47.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未成年人依法可以构成累犯。第三,在刑罚执行上没有放宽未成年人适用缓刑、减刑、假释的条件。第四,保护处分制度的缺位。第五,缺乏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⑩] 被告人从轻处罚的量刑情节,量刑时以罚金刑、管制刑、缓期执行为原则,监禁刑为例外。二是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对于被判处非监禁刑的应当交付当地社区矫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33.html -
了解详情
性目标。回顾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历程,非监禁刑的实现程度依然不尽人意。在未成年人刑罚选择上依然以有期徒刑等监禁刑为主、缓刑适用率偏低、假释率低等。未成年人的 和管制期内的改造情况,提交调查报告,提出减刑建议或恢复执行实刑建议等。 (四)落实非监禁刑执行期间的社区矫正工作,形成全社会参与。 非监禁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09.html -
了解详情
了人身危险性作为量刑的根据。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刑法第,67条对缓刑、减刑、假释的规定都包含了对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的评价。2007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五 、逮捕、暂缓起诉、不起诉、量刑、社区矫正等程序中的运用,并且已经发表了系列论文,如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缓诉制度中的运用研究、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研究、品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80.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的家庭暴力加害人依法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治以外,对依法适用社区矫正的家庭暴力行为人,应当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针对家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 有悔改表现的,可以根据其家庭情况,依法放宽减刑的幅度,缩短减刑的起始时间与间隔时间;符合假释条件的,应当假释。 由于家庭暴力发生在私密空间,施暴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618.html -
了解详情
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34 适用死刑罪名。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559.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并且不能忽视取保候审、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程序环节对老年犯罪嫌疑人、服刑人的照顾。 (四)发挥刑事诉讼辅助 措施》,《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5]徐颖:《社区矫正:二元化刑事政策背景下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探索》,《犯罪研究》2009年第4期。 [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880.html -
了解详情
而产生。刑法公正是刑法追求的首要价值,对刑法经济问题的研究必须首先研究刑法经济与刑法公正的关系,并以此来确定刑法经济在刑法价值体系中的位置。 关键词:刑法经济 也是不同的。缓刑、减刑、假释、赦免等制度的适用,无疑会大大减少监禁罪犯所带来的巨额开支。2003年7月10日我国开始试行的社区矫正工作,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26.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不属于严重或数额巨大之列,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就能够适用缓刑,非监禁的社区矫正就有了适用的空间。 其四,明确对贪贿类犯罪的事后悔罪情节设置了轻罚 缓期执行两年期满且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应当终身监禁,且后期不得再适用减刑与假释。尽管该条在性质界定、刑罚目的正当性、监禁实践如何处理等方面都带来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2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