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由于对这些案件已经立案并采取了强制措施,通常还扣押了一部分财产,如果不提起公诉,意味着立案与逮捕不当,因此办案机关往往倾向于对这些案件尽可能地提起公诉 的定罪可能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认为,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作出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起诉证据标准的规定后面,可以加一个说明和解释: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2.html -
了解详情
无罪判决的适用条件采用了同一的标准:证据不足,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但是对于能够证明的无罪判决,二者的表述方式则有所不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 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学界认为《解释》中采纳了重新起诉、重新审判说。此说早在《刑事诉讼法》修订后不久就已经出现,被告人获释后,如果公安机关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23.html -
了解详情
无罪判决的适用条件采用了同一的标准:证据不足,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但是对于能够证明的无罪判决,二者的表述方式则有所不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 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学界认为《解释》中采纳了重新起诉、重新审判说。此说早在《刑事诉讼法》修订后不久就已经出现,被告人获释后,如果公安机关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38.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以及2007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因亲友、邻里及同学之间纠纷引发的轻微犯罪中 规定:在符合刑事诉讼法的前提下,在侦查、审查过程中的轻伤害犯罪案件,只要双方当事人和解,受害人要求或同意不追究刑事责任,可以撤销案件或不起诉。正在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4.html -
了解详情
的生效判决;终局判决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没有对应的表达,乃指法院对于以起诉或上诉申请审判的案件全部或一部分作出结束该审级审判的判决。 [7]案例 com。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64.html -
了解详情
制权力的正当行使;另一方面,事实上给公检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授权。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拘留、逮捕、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审理等时限,及其相应的延长、变更规定 羁押的条款已被证明效果不佳,因为他们给用模糊的标准来判断比例性的法官留下了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另外,虽然德国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羁押审查等一系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63.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具备法律要求的证据条件,即合理根据(probable cause)。对此,美国学者一般认为,尽管逮捕的标准也是合理根据,但大陪审团或预审听证使用的合理根据 如前所述,在提起诉讼方向上,我国公诉权几乎畅通无阻。然而,在不起诉方向上,我国刑事诉讼法却规定了十分繁密的制约机制。而且,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83.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影响采取某种强制措施的事实;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等等。 其次,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明确标准,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所谓案件事实清楚,是指与 原则;其次,规定了疑难案件的具体处理程序。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1.html -
了解详情
立案监督标准,显然有悖立案监督的立法原意。 笔者认为,通知立案 针对的是立案活动的违法行为,因此 研究通知立案的条件,首先必须研究立案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刑事责任。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看,通知立案的条件就是立案的条件,第二种观点显然是正确的。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由于立案的结果可能移送起诉,也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3.html -
了解详情
交换的重要装置,保障了被告人一方的证据信息知悉权。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辩护人的阅卷权,分为检察院审查起诉和法院受理案件两个阶段,前者只限于诉讼文书、技术性 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一概肯定,最终应以这些方法是否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为标准,交由法官裁量判断。综上,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时有必要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