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仲裁委员会未确定其作出的仲裁裁决是否属于终局裁决,但该仲裁委员会分别就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作出的单项裁决金额未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90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可获得司法救济的时效规定。该款的法律依据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 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指导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 26.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963.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起算点。 15.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仲裁时效,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 合同,也难以强制执行。因此,只能做确权之诉,规定劳动者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应当行使“释明权”,告知劳动者变更请求为“确认”双方已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529.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李荣刚诉称,原告于1996年4月在被告处工作,签订了五年的劳动合同,并交押金1000元。合同到期后,被告将押金退还原告,但未与原告签订 规定的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故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106.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必须履行。2008年5月1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 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2)劳动诉讼时效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4722.html -
了解详情
报酬,但是在劳动者处于弱势的就业环境中,为了保护劳动者,法律对本来应该双方协商的劳动报酬问题,进行干涉,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此进行一些强制性的规定,比如规定, 法律明确的规定了是工资而不是赔偿,那么就说明法律把它定义成为劳动报酬。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时效是一年,从知道或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591.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仲裁的仲裁员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聘任后,专门从事劳动争议裁决工作的人员,包括专职仲裁员和兼职仲裁员。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的仲裁员任职条件主要包括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两方面:(1)仲裁员的道德素养。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这是维护劳动争议仲裁公信力的前提。(2)仲裁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374.html -
了解详情
2012年1月12日申请被申请人北京xxxx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公司)支付双倍工资等争议一案,本委受理后,依法由仲裁员刘xx任审理。本案经公开开庭审理, 中,xxxx公司经本委合法通知无正当理由未到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第三十条第一款及第八十二条、劳动部关于印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848.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之日起计算。福州市农民工维权工作站站长、福州新世通律师事务所律师翁齐斌说,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一年时效并非绝对。在一定条件下,超出一年仍然可以申请仲裁,这类情形包括: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之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8450.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以理解为书面变更。 企业应对:由于《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书面化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没有规定为由提出抗辩的,不予支持。但这种判定,应当仅对影响劳动关系的重大情况进行审核,以免过多干涉用人单位的自主管理权。 企业应对: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6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