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一种法律形式。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劳动关系 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3. 赔偿损失 无效劳动合同所引起的赔偿责任主体是用人单位,不是劳动者。这一点在《劳动法》第9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207.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变更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拖到劳动合同期满后进行。依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即行终止,那时便不存在劳动合同变更的问题了,也很容易因此而产生争议 合同变更并不涉及到经济补偿金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劳动合同的变更对对方造成损失的,提出变更的一方应当承提损害赔偿责任。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6609.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认定及赔偿、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 一、劳动争议纠纷法律服务范围: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终止、续签、试用期 、残疾补助金、 伤残津贴、工伤认定、生活护理费、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 劳动能力鉴定、职业病、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工伤待遇仲裁、职业病诊断与鉴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875.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劳动仲裁、诉讼,要求教育培训机构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赔偿。结果是,小李主张的劳动关系未被仲裁机构及法院采信,索要二倍工资也未 法: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且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8888.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不服,还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应向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 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08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双方主客观情况的变化或某种法定事由的出现,经双方协商或由当事人一方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与人 的赔偿办法》中第四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64.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的,用人单位无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未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损害赔偿的范围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 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750.html -
了解详情
见,即便劳动者的原因拒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并非处于只能被动的支付双倍工资而无法得到救济的尴尬地位,用人单位可以采取终止劳动关系的做法得到救济,《 办理数百起诉讼案件,尽职尽责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典型案例: 李某诉北京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案件 尹某与北京某叶腊石矿职业病工伤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71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也有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的体现,但《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以及工作时间、最低工资、休息制度、工伤保险等均有明文规定, 用工单位发生工伤后,本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处理,但是实践中有些当事人为了取得精神损害抚慰金,却更愿意选择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461.html -
了解详情
解除制度的设计有别于一般民事合同的解除制度,在劳动合同领域,解除与终止构成并列关系。解除制度包括协商解除制度和单方解除制度,单方解除制度包括用人 情形才能对劳动者适用违约金条款,另一方面强调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的是赔偿责任。现实当中用人单位证实一个员工离职给公司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5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