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任何因刑事指控 被逮捕或拘禁被剥夺自由的人,有资格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便法庭能不拖延地 。第一,逮捕实行检察审查而非司法审查。1996年刑诉法基于分权理 念对逮捕措施的执行权与决定权实行了分离。根据1996年刑诉法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4.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对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案件,在没有行政相对人或相对人不愿、不敢起诉的情况下,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制度 形式。因此,不能类推适用国家公诉或其他私益诉讼的程序规定,更不能以此为由忽略程序,否则就会使公益诉讼活动在混乱中进行,实体权利当然也就难以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40.html -
了解详情
。通说认为第一种观点较为可取,笔者亦赞同。理由是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表明其已经积极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诉讼时效自应中断,第二种意见不利于保护权利人的民事 民法典》第209条第2款规定:下列情形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效力:1、在督促程序中送达支付令;1a . 因向调解处提出《民事诉讼法》第794条第1款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044.html -
了解详情
自主参与民事活动。所以,为了实现民事权利能力平等,就需要制订对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者的救济制度,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过监护人得以间接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指定人对指定不服,不愿担任监护人,并且在还有其他监护人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适用特别程序审理此类案件。另外,《民通意见》第20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5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被害人可在刑事案件判决后,单独就民事部分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做好证据的审查工作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类型相对固定,赔偿范围也相对固定,赔偿标准 使赔偿款及时到位,积极做调解工作;有的法官怕调解麻烦,干脆不做调解工作,只在庭审中走一下调解的程序,进行判决。司法实践中,附带民事判决的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有权请求附带民事赔偿的人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放弃诉讼权利的,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 第二十七条 部分确有错误,应当对民事部分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 第六十八条 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当注重调解解决民事赔偿纠纷。除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42.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性,大陆法系国家通常允许案外人就其被执行的财产是否归属于责任财产的实体法律问题,通过提起诉讼的方法,请求法院进行审判以资救济,此即民事执行中的案 关系人、案外人应当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非德、日大陆法系国家所规定的执行程序终结前提起异议之诉,使得利害关系人、案外人提起异议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0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的行为破坏了自然景观,侵害了自己的优美环境享受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体现在当事人问题上,英国没有自我束缚的理论预设。只要有解决纠纷之需要,一般皆 活动,可以减轻受害人个人取证、开庭等活动引起的财力、物力消耗,以增大诉讼程序利用的实际功效,更好地保护受害者的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不仅如此,从国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43.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宣布该法律违宪而无效。(2)团体诉讼。原则上允许公益团体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他人作为和不作为。德国的团体诉讼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团体 其性质的缘故,也不可能对公益诉讼的程序事项作出过多的周密的规范,只能规定一些实体性的事项。而公益诉讼制度既涉及大量的程序问题,又涉及较多的实体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901.html -
了解详情
的要求更高,囿于当前国内审查机构独立性的现实情况,质疑救济途径的结果难以乐观。同样,向法院提起诉讼后也缺乏相应的有效暂停制度配套,且要面对行政机关 ,除非质疑审查机构尽管不具独立性但遵循了GPA另行要求的程序保障。其不仅要求质疑处理机构,处理投诉的机关应具独立性,后续司法审查同样要求具有独立性,只不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2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