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况且,环境法已经进人到第三个阶段即循环型社会法时期,③那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定位也应当从防治、管理转向规范各等人之行为和实现人与自然的 的取舍。因此,我们需要确立环境保护法的环境保护工作为基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公众参与等基本原则,以及环境资源规划、预防、规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938.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加以法定化,既体现政府对环境标志计划的引导职能,也体现了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法定权利,明确了环境标志的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同时也确保了 期 7.谢乐军:证明商标保护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商标, 2001,(6) 8.万劲波:试论我国环境标志制度的实施与完善[J].环境科学动态,1999(4) 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15.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消费中的非竞争性往往导致公地的悲剧,即过度使用,资源耗竭;另一方面,当环境恶化时只要有人付费来改善环境状况,那么所得的利益都是由公众一起来 。同时,修改环境保护标准中的某些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生态补偿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五)制定《生态补偿条例》 针对目前我国具体的生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153.html -
了解详情
湿地与海洋和森林一样,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其在生态安全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未将湿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 文件对这些制度再进一步具体规定,达到切实保护公民在湿地方面的合法权益的目的。 (七)有利于公众参与湿地保护, 目前公众对湿地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除了要加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71.html -
了解详情
建设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环境立法不完善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还存在立法上的空白,表现在实体法与程序法两个方面:在实体法方面: 环保法律法规方面加大稽查力度。 (三)提高各级行政部门行政管理能力 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要求他们在防治污染问题上,结合农村污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05.html -
了解详情
一起(如议会民主)。大概来说,民主是基于一种对人民的管理能力的绝对信任,通过政治过程中的多数参与形式,与自我规范及自我决定理念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这些年我国的法律教育中,过分强调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而忽略了承担公共责任的公民美德教育,因此,我极力主张要创造一个社会公众接受的法治思想的舆论环境, [2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8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的相关条款的可操作性不强,故而目前对这一事实信赖还无法进行切实保护。或许,更为实际的方法是尽量减少民众产生此类事实 基础上,可以对政府活动进行有效回应,从而对政府活动产生实质影响。这样,如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能够引入真正的公众参与,就必然要求决策信息公开,并保证公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75.html -
了解详情
防范公权力作恶更要激发公权力行善。 从公私合作共同进行社会治理的角度上看,我国行政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同西方国家晚近30年来在公共行政改革和治道变迁背景 第8条即将行政审判制度的功能定位在保护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优化司法环境、化解行政争议上。 笔者认为,纠纷解决观在行政救济法中的贯彻可以在以下三项课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32.html -
了解详情
“外脑”的意识和能力。三、行政立法过程的利益表达(一)赋予并切实保障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程序权利为推进行政立法过程的参与机制,有必要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它们的职责上收。其实,近些年来,在我国行政立法过程中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为了克服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地方保护主义之类的弊端,应当尽量将规范设定权上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2.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了支持起诉原则,而不是参与(代替)起诉原则。 第二、从民事诉讼的主体来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现行民事诉讼主体,如果为了 环保法律责任的承担等方面,均是以行政机关作为主要参考基点的,换句话说,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公权属性是浓重的,是以行政属性为第一位,而且是最突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