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李某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吵、扭打,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犯罪后果严重,应依法惩处。公诉机关的指控事实清楚,法院予以支持。据此, 责任。考虑到被害人存在特异体质,被告人行为系轻微暴力行为,故可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 被告人李某及其辩护人认为:应认定为无罪。理由是:其一,死亡结果的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694.html -
了解详情
甲、乙二人实施杀人行为,第一次杀人,甲实施,乙望风;第二次,乙实施、甲望风,最后都出现了致人死亡的后果。另一种是角色转换造成的犯罪结果不同, 的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但排除不合理的误差是由于处罚模式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情况。比如,两个人五次犯故意伤害罪,每次都是轻伤,且每次依据刑法都应该判处3年有期徒刑。此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90.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杀人罪的行为要件。在主观上,当行为人因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或者在极为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致人轻伤后,他完全能够预见到,若不及时救助,伤者就有 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按照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该解释为我们区分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提供了标准。也就是说,单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54.html -
了解详情
的设置应当适当而不能差距太大,而且应当明确规定不同的刑种、刑度应当如何适用。 故意伤害罪的法定刑的刑种、刑度更是范围广泛,从管制到死刑, 造成死亡结果的不设置死刑,其中造成重伤的设置无期徒刑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轻伤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造成任何损害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非预谋的故意杀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428.html -
了解详情
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依此可见,应区分一般的故意杀人 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而偶然犯罪的;适用死刑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 二、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死刑适用问题 我国刑法对故意伤害罪具备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99.html -
了解详情
致人伤亡是指行为人驾驶机动车辆(主要是摩托车)进行抢夺,在抢夺过程中致被害人轻伤、重伤及死亡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财物的行为,构成抢夺罪,同时造成被害人伤害、死亡后果的,应当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在对其处罚时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 作者:赣县法院 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37.html -
了解详情
暴力殴打致被拘禁人造成重伤、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2、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3、虐待被监管人造成重伤 侵犯人身的犯罪,造成轻伤后果的,仍是一罪,按相关犯罪定罪处罚。2、妨害公务、寻衅滋事、聚众斗殴、造成重伤结果的,一般以故意伤害罪定期处罚。六、法定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92.html -
了解详情
护林人员的行为,只能作为盗伐林木罪的情节或该罪从重处罚的情节来看待,如果因盗伐而重伤或杀害护林人员的,则又构成了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而不能对这种案件适用 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处理?笔者认为,其暴力伤人行为是故意伤害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竞合,应适用从一重处断的原则处理,如果伤害属轻伤的,定妨害公务罪;如果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41.html -
了解详情
评价限于同一性质处罚。(注:张明楷教授认为,行为人可因同一犯罪受到两种不同性质的处罚。对行政犯而言,通常既受行政罚又受刑罚。不能因为当事人受到两种不同 行为人以暴力方法实施强迫交易行为而致人重伤或死亡的,不成立数罪,而应按照吸收犯的原理,重行为吸收轻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3、本罪与敲诈勒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力度更大。例如, 陈某甲、陈某乙、林某等共同绑架并致被害人死亡案, 陈某乙、林某具有自首情节, 均系从犯, 陈某乙未满18周岁 幅度分别为:盗窃罪21%、抢劫罪64%、故意伤害罪25%[10]。 此外, 对于酌定从重情节, 从重处罚的力度也不大。部分未认定为情节较轻的案件, 即便判决认定为情节恶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6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