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上。生效判决具有既判力,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不得对其再行争执,这是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为此,虽然有些国家也规定了对生效判决进行 权利,那么当事人自然可以放弃这项权利,选择独任庭的审判组织形式。其中的道理与当事人合意选择简易程序的道理是相通的。 (5)合意选择放弃上诉权利。当事人如果经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3.html -
了解详情
。其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从西方各国民事诉讼发展来看,其共同发展趋势是由偏重开庭审理活动转为审前准备和审判活动两者并重,审前准备程序 。发现程序(Discovery),(注:亦译为证据开示程序,见刘荣军:《美国民事诉讼的证据开示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32.html -
了解详情
攻击和防御,而法官或陪审团则被动地从双方当事人的体育竞技过程中判断哪一方当事人应当胜诉,是美国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这一点与德国和日本民事诉讼 法官调查取证和对证据进行审查的程序,防止法官的先入为主。在庭审中吸收英美法系审判方式中的一些合理做法,充分发挥当事人产于诉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辩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8.html -
了解详情
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 增加了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关于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范围,就法律监督的性质、意义和作用来说,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应该是不受范围限制的。凡是由人民法院审判的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19.html -
了解详情
和违法的审查来进行。这说明,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是在民事审判程序终结后进行的,是对实际审判活动的一种事后监督;第四,单一性。如前文 、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和合议庭组成人员环节、公告环节、回避制度执行和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适用环节等组成;其二是开庭审判过程,此过程集中反映为依法进行各步骤的庭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12.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中也明确将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作为民事申诉案件的来源之一。 人民检察院本身的职能特性与人民法院有别,在民事诉讼的审判监督程序中,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不过,由于人民检察院依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是在民事诉讼这一大的司法制度中进行的,由此决定了其所有的诉讼活动都应与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律相适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79.html -
了解详情
分歧,民庭应当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或者是直接移送有权机关处理,待效力认定后再行启动民事诉讼程序;若当事人对行政行为的效力并无异议并经法院认定 正龙、陈红.民事审判中应注重行政认定事实是否具有可诉性[J].政治与法律,2004(1):146147. {28}邓张伟,李杰.论行政行为对民事诉讼的影响及其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26.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陕北解放区出现了马锡五审判方式。当时陕西陇东地区高等法院审判员马锡五深入案发地,走村串户,经常以调解的 缺陷。 1、启动调解程序随意。合法是民事诉讼调解有效的前提,含概了程序合法、实体合法。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调解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全过程,这意味着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404.html -
了解详情
时已超过申诉期限;检察院抗诉理由与当事人申诉理由不一致或者完全相反;检察员参加民事诉讼的诉讼地位问题;检察院抗诉理由由谁举证支持;人民法院决定审理检察院抗诉案件,而双方 问题。 我们该如何来设置能包容这些问题的审判程序呢。我想,要设置能包容这些问题的审判程序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按照现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
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 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 答辩状的, 的审判实践中凸显出来。我国审前 准备程序立法的滞后、实践的混乱给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带来了许多负效应。一是阻碍了民事审判方式改 革向纵深推进。我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