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侵犯更值得追诉和保护,即便数额少于私有财产被侵害的数额也应得到追诉。事实上,相比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敲诈罪等犯罪,却又根本不存在公私财产在 的贪污、挪用、贿赂案件,统一规定相应的罪名,不再做贪污、职务侵占等的区别。[8]我们认为,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竞争的主体一律平等,《公司法》不区分公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5.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伤害罪、诈骗罪、盗窃罪的规定;第二种情况是完全列举式,即周详地、封闭式列举该犯罪的行为对象、行为方式,如1997年刑法典对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就完全 -17 另一方面,类型思维也使我们应该认识到被禁止的类推解释与被允许的扩张解释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二者的差异仅仅在于程度上:解释结论是否超出了国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831.html -
了解详情
遂,因为本法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到底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 来的,他冒名顶替,虚构事实,采用欺骗方法占有财物则可定为票据诈骗罪。14、根据本法第210条第1款规定,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313.html -
了解详情
遂,因为本法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到底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 来的,他冒名顶替,虚构事实,采用欺骗方法占有财物则可定为票据诈骗罪。 ⒕根据本法第210条第1款规定,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 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925.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排除意思具有妥当性,辅以建立占有的存在与否,非法占有目的不仅可以在区分盗窃罪与盗用行为、取得罪和毁弃罪的问题上发挥作用,还能在权利行使问题的 和故意毁坏财物罪(不建立占有)之外,都要满足侵害占有和建立占有的基本构造。例如,诈骗罪的成立,需要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使被害人陷入错误处分财产(侵害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103.html -
了解详情
,仅以该罪论处即可,如果行为人窃取扣押财产后又索赔的,则构成该罪与诈骗罪的牵连犯,应按照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原则处断。 也许有人质疑,行使扣押权的扣押权的 (权利人),则只构成盗窃、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40)陈兴良:盗窃罪研究,载《刑事法判解》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陈兴良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172.html -
了解详情
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 从犯罪客观方面如能分辨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工作条件便利的区别,就好界定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如何理解职务之便与工作之便,有必要了解职务和工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912.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最后导致1200多万元无法退还。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之间的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犯意:其一,从转款持续时间、次数及数额看,陈 入罪化,虽然使得盗窃罪的评价体系更为严密,但是,却凸显出整个侵犯财产犯罪评价体系的逻辑缺憾和失衡。具体表现为两点: 1.诈骗罪的评价体系存在着缺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598.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会抹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刑法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也就失去了意义。(2)单位盗窃涉案数额往往很大,以个人盗窃罪的标准追究责任人员的刑事 ,后者如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高利转贷罪、金融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部分)非法经营罪等。 对于上述区别对待的做法,有学者提出了批评,认为:其一,在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36.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日本的大场茂马在谈到连续犯与接续犯的区别时指出,成立接续犯应当具备的条件是:(1)在法律上适合同一构成犯罪事实,且对于同一法益为之 格式和意思确实比较模糊,并没有明确多次诈骗的犯罪数额可以累加计算。这就显现出诈骗罪在实施多次诈骗行为时如何认定犯罪数额与盗窃罪和抢夺罪都存在差异。而同为侵犯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7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