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复议机关做共同被告,虽然在诉讼中审查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但复议决定毕竟系另一独立的行政行为,因此,从两个被告主体对应两个行为的角度而言,并没有 违背了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原则。对此,《行诉解释》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也以“追加被告”的方式予以了确认。因此,基于目前行政复议的框架结构,省级人民政府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9335.html -
了解详情
(九)其他诉讼请求。当事人未能正确表达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五、起诉的案件经过了行政复议,应该告谁,应该到哪个法院起诉?答:经复议的案件 的除外。当事人在调解中对民事权益的处分,不能作为审查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依据。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545.html -
了解详情
非基本法来做补充和完善。二是要建构解释规则。基本法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确定下来之后,可以通过司法审查、行政复议,形成若干判例和案例,以逐步完善行政 上,逐步做到属于地方政府事务,其自有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求的,中央财政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属于中央委托事务,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足额安排资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359.html -
了解详情
并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力与决策责任相统一。对于未经认真调查 过程中,要注重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注重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正当性审查。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行政复议案件,要依法尽快加以解决;对案情复杂、矛盾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156.html -
了解详情
,也应逐渐突破特别权力关系的理论,允许相对人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途径寻求救济。[75] 四、中国行政合同建制之展望(代结语) 即便再不敏感的学者 规定:国家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立。人事争议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981.html -
了解详情
2]因《行政诉讼法》第53条的参照规章有对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原则精神的规章,法院可以有灵活处理的余地[3]之立法精神,所以学理上通常把参照规章 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83.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行为。[6]论述者认为使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进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更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原则,给当事人一个救济的途径,消除当事人的各种 方式的论述者提出,当事人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应提起独立的行政诉讼。在人民法院审查责任认定的行政诉讼过程中,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民事纠纷一并解决。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85.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问题并不能简单适用基本法律高于一般法律、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和后法优于法等处理原则。《民法通则》的规定是我国尚未全面建立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制度时的权宜之计。实践 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规章;二是《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相对人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对行政执法的依据一并提出审查请求;三是《立法法》对法源冲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28.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少,有些甚至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对于土地权属的确认等具体行为,复议机关的决定就是终局决定。除上述外,还有一些关于 》,载《当代法学》2002年第3期;蔡伟:《对合法性审查原则的再审视 兼论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审查》,载《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杨建顺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94.html -
了解详情
。为此,我们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对复议审查程序的完善拟提出如下几点建议:首先将复议机关原则上限定为作出该司法行为的人民法院,以向上一级 [J].现代法学,1995,(6):51. {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日]中村英郎.新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