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些人所说,行政复议就如同老子管教子女,难免偏袒的嫌疑。正因其如此,确实有一些上级机关偏袒下属,使老百姓权益受到侵害,从而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 州都已经建立在线服务。根据在网上查到的全国各市政厅,理事会和州议会作出的成千上万个决定进行判断,所有这些政府实体提供的信息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差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46.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机关最终在扩大收案范围方面迈出了艰难一步,将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了行政复议范围。但是,这种由行政机关实行自我监督的方式究竟有多大效果,还有待于实践的 制定公共政策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因为政府职员在作出一个决定或者制定一项政策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一切人有利。官员特免制度旨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3.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规定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给我国行政机关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观念转变与工作方式变革.1999年出台的《行政复议法》规定了更为完善的行政 《国家赔偿法》、于1999年颁布了《行政复议法》,上述三法均对行政救济程序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海关行政救济程序问题基本上“有法可依”,本文不再对上述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50.html -
了解详情
的考虑,不应轻易摈弃。那么,此类组织之行政主体性如何在国家赔偿法律框架内获得正当解释呢?也许,这样的解释必须在转换角度的前提下作出。关于中央政府 复议条例》,规章授权的组织可以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经过复议之后,复议机关无论决定维持还是改变具体行政行为,都把复议机关作为行政诉讼被告;3.规章授权的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1.html -
了解详情
当场作出当场执行的情况。针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指定履行期限的决定,行政相对人若认定其无效,可以不服从,既不履行义务也不在复议或者起诉期限内求诸救济 无效行政行为予以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无论立法者或者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制定者如何努力,“重大明显违法”这一较为模糊的标准依然将作为概括性规定而出现在文本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59.html -
了解详情
理应获得行政奖励而未能获得,公民向行政机关提出合理的咨询要求而得不到答复等等,公民遇到这些情况后都难以通过现行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常规渠道获得救济,其他的 :经济发展不仅仅是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它还与基本的制度环境(即决定如何使用那些投入的规则和习惯)有关;而有效政府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制定、确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5.html -
了解详情
一名工作人员因程序违法而受行政处分。 行政许可法基本上沿袭了行政处罚法的立法思路,但增加了对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或者依据职权 我国已经制定了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已经建立了复议和诉讼制度,无需再予重复。行政程序与行政救济,就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而言,行政救济是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7.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制度。1994年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行政复议条例〉的决定》修订发布,使该制度进一步得以完善。 1993年4 月国务院通过《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建立 宏观调控与服务和协调。可是,政府职能应该如何转换的问题,还有待行政法学者展开深入研究。行政相对人应服从行政法律规范,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6.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和台湾地区学术理论与制度实践的影响,基本达成以下原则性共识:行政机关的管理决定或措施一经作出,无论其是否合法,皆产生一种法律上的约束力,行政 因此得以形式上的确定。换言之,在法律规定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必经之前置程序的情形下超过复议期限未请求救济,或者在行政复议未被规定为行政诉讼前置程序的情形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07.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复议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责令其受理或由上级行政机关直接受理。于是,农民们同时“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国务院法制办请求国务院撤销福建省政府“不予受理”的决定 法院最后认定被告的行为是“内部行为”,判决予以维持,诉讼费由原告负担。法院作出这样的判决真有点不可思议:如此判决还能认为是对原告的救济吗?看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