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行政处罚,应当从其实质上去认定,然后才去评价其合法与否。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采取了法定原则。该法第三条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据此,行政机关任何行为,不管使用什么名称,只要是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55.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价值取向标准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下面仅就经济法与行政法案的不同价值取向作一些分析。 首先,经济制度的正义与行政程序的正义是经济法与行政法不同的 为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在权利义务关系上的动态平衡。行政立法合理设定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公平分配双方的权利义务;行政执法既要求公民服从行政权,又掺入民主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16.html -
了解详情
,333U.S.683(1948)。)我国在最近的有关行政活动的立法中,也确立了职能分离原则。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了处罚的设定权与实施权分离、行政处罚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61页。)这虽然不无道理,但必须注意的是,程序补正不能损害程序的公平。行政程序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就是各个程序步骤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2.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与责任的划分以及对各主体履职程序的设定,并以此与作为行为法和权利法的民法相区别。公司法所规定的各主体的权力和职责合一,公司法主体不可放弃权力或消极作为。 ,这些条文多数只是对义务的设定,没有规定违反义务的后果或责任。《公司法》第十二章是关于法律责任的专章,然而,其中多涉及的是行政和刑事责任。尽管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2187.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人的义务仅限于法律规定,复议机关不得超出法律规定为申请人设定义务和负担,那么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作为案件中,申请人是否曾提出申请,可以通过调查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 是一种苛求。原因在于,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缺乏一部行政程序法典,从理论界到实务界对行政程序的证据缺乏研究,实践中从证据形式、取证、采证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225.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委员会实质化,从而排除一般行政程序的专断性,体现法律的公平;后者则主张设定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劳动教养审批和适用程序。两者皆主张适度强化行政诉讼对 论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01. [3] 莫洪宪,从劳动教养事由的类型化看制度重构,法学,2013(2)。 [4]梁根林,劳动教养何去何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150.html -
了解详情
自认、补强制度,限制复议机关所调取证据的效力,根据行政复议的目的和使命合理设定证明标准,对证据和程序两部分的内容分类归并,等等。 【关键词】行政复议; 标准之间必然存在差异,但应当内在地统一。行政程序的证明标准不能过于严苛,那样会增加行政机关的运行成本,但行政程序的证明标准也不能过于宽松,那样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980.html -
了解详情
设定一专属的权利或义务,其后相对人死亡;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设定一专属义务,其后该法人或其他组织解散。③因法律行为而消灭。比如新法规明示排除有持续 处罚法》第3条第2款来看,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故学者们普遍认为第41条的不成立 实为无效。参见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637.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范围进行界定,可以采用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可以通过宪法解释来保障公共利益设定的与时俱进。因此,在事实上,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也是可行 过程的公开,可以使案件接受社会的监督,赋予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以查明案件真相,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避免了行政程序的隐蔽性和随意性,亦解决了权利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
以便使对之关心和可能受其影响的公民发表意见[22]。不仅立法程序是控制立法权力的有效机制,行政程序同样是规范和控制行政程序的关键机制。民主原则要求对日益扩大的 权威,最高立法机构是从宪法中获得其权力和权威的,所以它不能超越宪法所设定的范围,因为它如果超越宪法所设定的权限,那么它就必定摧毁它自己的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8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