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生命、身体或财产遭受损失,而由国家予以适当补偿的制度。 [10]笔者认为,鉴于我国的国情,公民受补偿的合法权利外延目前应限于财产权、人身权。但是,随着社会 将导致行政补偿。但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二者的交叉与混淆。因此,在审判实践中,法官应该正确区分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重视对行政补偿法律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38.html -
了解详情
的体制障碍和制度缺陷,促进我国的庭前证据交换,更好地保障程序公正,实现诉讼正义。 一、我国民事证据交换制度的立法现状与缺陷 我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并 等都可以纳入我国的立法视野。 4科学确定证据交换的主持主体,建立证据交换的操作规则。 《证据规定》第39条规定,证据交换应当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49.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结构的封闭性所造成。主要表现在: 1、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结构制度。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很强的人合性的特征,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进行了较为严格的 裁判任务的。可见,对于因公司僵局而引起的纠纷诉请,我国法院也应当受理并审判之。法律总是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司法也是如此。在公司法修改完善之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85.html -
了解详情
中更应明确规定司法机关办案中保护当事人隐私权益的职责,尽快建立隐私案件审判制度。 5、我国网络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立法建议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成为一 2月第一版,第37页。 ⑼、徐子良著《论涉及隐私权的权利冲突纠纷之司法衡平》,载《民商法理论与审判实务研究》一书中,第27页。 ⑽、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76.html -
了解详情
庭前调解组工作流程规范》。2003年1-4月,对该院受理的390件民商事案件组织了庭前调解,结案176件,占45.1%,平均结案期限不足8 萨仁著《论我国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www.ncclj.com,2006-12-14。 [9]参见:陈小毛著《我国法院调解和审判:分与合之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63.html -
了解详情
庭审或开庭审理。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设立目的,而且也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审判组织形式。我国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组织是合议庭,而非承办法官个人,对证据的 译本,也适当参考了其他译本。 8、参见韩珺:《试论建立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1期,第53页。 9、 本文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45.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土壤、政治氛围、文化模式等交互作用下孕育和生成的法律制度以及其相适应的法律理念的总称。⑵ 我国的法律传统自春秋战国以来,在法礼并重、出礼入 ,何时立案,何时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审判组织的形式,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出庭情况,与当事人实体权利与诉讼权利的有关事项,包括当事人是否提出反诉,诉讼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976.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的内心深处至今仍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快速审判、核准和执行死刑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减损了死刑制度的正义性。长期以来,我国政治家和法律人士往往只看到快速审判 领域的死刑判决没了客观标准、被告的生与死很大程度由权力人士主观意志决定的真实状况。 我以为,任何组织、任何官员都不应该为彰显某种精神或显示某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55.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对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审判解释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没有对法律的 司法裁判为背景,与具体案件的裁判过程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司法解释的正当性或合法性。把司法解释从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剥离出来,而由非审判组织的管理机构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951.html -
了解详情
29号)等。如今,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民事调解的法制化水平,相关组织单位和人士正积极探讨如何制定一部统一的调解法。 (二)民事调解的基本原则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 , 1999年,第29页。 [7]〔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11-12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