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医疗方与患者双方尽管法律地位平等,但二者实际上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21日)第4条中规定,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一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52.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难以应付。其次,过度解释使得立案法官在一定程度上担当起审判员甚至政府官员的角色,易损害程序公正,因为如果法官向任何一方当事人提示倾向性意见,无论其 针对个案情况,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的当事人比较陌生内容如侵权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合同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综合衡平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值得注意的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人民法院的举证责任,而行政诉讼法只将调取证据规定为人民法院的权力,并未规定为人民法院的义务。可见,在行政诉讼中,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②有事实根据。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原告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起诉时,要对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32.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人的权利出发,司法解释第六条、第七条针对实践中反映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减轻举证责任等特殊规定,依法加强驰名商标保护。考虑到商标驰名情况具有动态性, 第7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商标驰名的事实,不适用民事诉讼证据的自认规则 [14]。对方当事人对于驰名商标的认可,并不免除原告的举证责任。此外,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77.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由公安司法机关承担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不负证明责任,亦即他们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 昌:刑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243. 10金凯:试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J].法学研究,1981(1):34. 11杨春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52.html -
了解详情
《情报自由法》,政府文件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在不公开的例外情况下,政府要有举证责任且法院有权重新审理。1972年《咨询委员会法》规定联邦行政机关 市场准入》,载于《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39.胡雪萍:《试论我国服务贸易的渐进自由化》,载于《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40.沈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6.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非有正当理由夫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履行同居义务。各国法律在规定夫妻同居义务的同时,也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夫妻可以暂时或部分中止同居义务,这些条件是:( 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侵权诉讼中,受害人对加害人的侵权行为,即损害事实,应当承担举证责任,“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9.html -
了解详情
的。 2、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的举证责任 由于代位诉讼涉及多方当事人,存在多重法律关系,举证问题相对复杂。但各方当事人仍必须遵循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牛志彬著《试析合同相对性原则例外的标准》 《法律与社会》2005年第2期 6.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合同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242.html -
了解详情
以决定是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而该诉讼外自认不能当然免除对方当事人对该自认所涉及的事实的举证责任。对此,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审理前的 ,不能构成拟制自认,实践中,一方当事人明示只要达到某种目的,得到某种权利,其它任何事实都可以明示默示自认。参见刘立卫:民事诉讼中拟制自认的运用与把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7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案件的审限是3个月。虽然有刑事责任这层压力,刑事被告人可能比较容易的接受附带民事部分的调解或是和解,但其审限的差别竟达到2个多月,不能不说是 给当事人确定的举证时限不得少于30日。这一规定应当看作是包含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在内的所有民事当事人应当享有的诉讼权利。然而,在刑事附带民事简易程序中,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