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权威的两个司法案例查询系统北大法意和北大法律信息网上的全部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生效裁判以及部分交通肇事罪的生效裁判 要远高于有认识过失,除了个别判决书中明确指出了过失类型之外,对于交通肇事罪的过失类型之认定,笔者认为存在如下情况的,均属于有认识过失: (1)酒后驾驶机动车,因而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4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规定自首的两个法定条件,但是适用在交通肇事罪中交通肇事后报警这一情形下与其他的犯罪下的情况是有绝对区别的。交通肇事罪的构成,首先是要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其在量刑处理方面予以适当考虑,但不能将此行为认定为是自首。我们不能将一个案件中所有可能或已经出现的情况按照一个标准来参照处理,而是应该区别对待出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16.html -
了解详情
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由于该罪保留死刑,又会对个案中的犯罪人发生畸重的不公正结果。特别是司法认定上,酒后驾驶和包括飙车在内的危险 的隔阂。由于交通肇事罪在我国刑法中规定比较抽象,所以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就曾出台过《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现在能否再通过司法解释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25.html -
了解详情
刑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大降低。因为没有这条新规定之前,司法实践尚可以将这类案件定性为故意杀人罪,且与交通肇事罪并罚,如果刑法修改后反而只能定交通肇事罪 合理。如果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本身认定为具有故意杀人性质,则会出现严重的故意犯罪反而成为性质相对很轻的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实际上是把重罪当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96.html -
了解详情
不利于鼓励犯罪分子主动归案,悔过自新,不利于刑法功能的发挥。 三、对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责任人员亦可适用自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其他责任人,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的,如果在犯罪之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符合自首条件的,亦应认定为自首。 刑法并未对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16.html -
了解详情
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本条系对刑法第25条、第31条的误解误用,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共同犯罪理论及立法实践与司法实务的冲突、 地位重点明确司法解释能否当和法律依据来认定、裁判、处理案件;2、司法解释的主体明确司法解释可以由(应当由)哪些司法机关单独或共同行使。尤其要明确,地方司法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8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效力是基于其法律地位而产生的,法律地位确定了,其法律效力自然形成。在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中,都是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肇事者是否应该承担刑事 检验、鉴定结论以及法庭审理情况作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采信的决定。如果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被法庭采信,则被告人犯交通肇事罪的罪名不能成立。通过以上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2.html -
了解详情
事后谋划),不应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而应各自成立交通肇事罪,包庇罪(结果加重犯)。就如立法活动应遵循《立法法》一样,司法解释活动亦应遵循一定的 重点明确司法解释能否当和法律依据来认定、裁判、处理案件;2、司法解释的主体明确司法解释可以由(应当由)哪些司法机关单独或共同行使。尤其要明确,地方司法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应有所不同。这一区别应体现在量刑上,而不能体现为罪质的区别。刑法中类似的条文并不少见,如交通肇事罪,以及刑法第131条一139条所规定的9种重大 》2011年5月19日第4版。 ⑵参见安文录、虞浔:《食品监管渎职罪疑难问题司法认定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为主线》,载《政治与法律》20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617.html -
了解详情
,就应该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但在此时,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在司法上,区分行为人心理状态的难度很大,立法上只是提高了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而放弃了对主观罪过作进一步明确的努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