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再审程序,它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不服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提出的申诉,以及司法机关发现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 再审。第185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在这里仅就提起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
,枉法裁判行为的。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以上 的,这两个权威缺一不可,并且两者是相互监督的,否则不可能有健全的司法权威。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其目的不是要削弱乃至损害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02.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限制民事检察权的行使:如规定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先予执行裁定、破产还债程序裁定、民事调解书的抗诉,法院不受理。这 利益的审判行为及时介入,加强监督,可以减少错误裁判的产生,预防缠诉缠访,构建和谐的诉审关系。 (1)案件范围。应包括: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0.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则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虽然民诉法及相关司法 ,若经二审或三审生效,那么即由二审或三审法院进行再审。而若是由原生效裁判的上级法院管辖,则意味着不能再由原一审、原二审、甚至是原三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33.html -
了解详情
民商事一审立案管辖,已经实施整体性向下级法院转移,目的是更好地发挥上级法院的纠错功能和案件审判指导功能,这直接导致了人民法院以民商事审判领域为重点的新 又可称为民事抗诉再审启动一元机制,指的是当事人在生效裁判作出后,若仍不服判决,希望通过再审程序对生效裁判加以改变,那么,唯有向人民检察院的相关部门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确定性,直接威胁到裁判的稳定性。 2、《民诉法》第185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行使民事抗诉的范围和理由,其中对抗诉范围的规定不够明确具体,仅 人民司法》2001年第一期27页。 [10] 唐德华,《审判长适用法律手册(民事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 [11] 唐德华,《审判长适用法律手册(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57.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监督制度难以发挥其实际作用。到1991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增设了抗诉这种监督形式,据此,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认为存在法定抗诉再审事由,则可以运用抗诉 因而监督对象自然也产生差异;监督对象存在差异,由监督对象所规制或制约的监督方式也相应地会产生差异。如果监督对象发生了变化,而监督方式依然如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813.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则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虽然民诉法及相关司法 ,若经二审或三审生效,那么即由二审或三审法院进行再审。而若是由原生效裁判的上级法院管辖,则意味着不能再由原一审、原二审、甚至是原三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71.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裁定、调解提起抗诉或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对违反法定程序办案的,有权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2、人民检察院对损害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有权依法 程序,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是否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等事实,以充分了解生效裁判的合法性。因此检察机关在民行检察监督中享有调查取证权是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23.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裁定再审、解除婚姻关系的生效判决外,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一切民事案件生效裁判提起抗诉的规定,造成抗诉案件没有类型限制,检察院介入民事再审案件范围过大,凡 记;合议庭组成人员不足三人或是偶数;合议庭成员中途随意换人;非合议庭成员参与案件的合议等。 (2)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回避未回避。 (3)未经开庭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