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的查明,审判长在讯问被告人伺‘时收到本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被告人对起诉书所载明的木人的基本情况和所采取的强制措施是否属实,当被告人在回答属实后,就不要 享有的诉讼权利这部分里,告知被告人在诉讼中享有的权利和合议庭组成人员等情况,也是所有案件的必经程序。我们认为,对这部分,在告知被告人对其所享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57.html -
了解详情
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细小事实(如时间、地点、作案工具等)有时会改变整个案件的性质,甚至是罪与非罪,因此,辩护人在会见时,被告人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 犯罪事实的材料,可是由于开庭前,公诉机关并不将全部案卷移送到法院,而仅是向法院提交起诉书、证据目录及主要证据,因此指定辩护人从法院所看到材料就很有限,而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502.html -
了解详情
就没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首先,本案根本就无法满足先认罪的条件。在公诉机关出具起诉书、正式提起公诉之前,即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本案仅涉及一个罪名 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主张依法办案,还是强行入罪,或者纯粹就是为了回避案件的核心争议焦点。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在视频访谈中则大吐苦水,案件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848.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决并未进入国家刑事司法程序,处于失控状态。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虽然司法机关对公诉案件具有主动追究的权力和职责,但在实践中,对一些主要侵犯个人法益的犯罪 ,而且应当依据和解程度做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在起诉书中说明和解的情况及从宽量刑的建议。对重罪案件的和解只能是刑的和解,同样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2.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书亦应送达给被害人。96刑诉法第151条第2项只规定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将检察机关的起诉书至迟在开庭十日前送达被告人,而对于应不应当将起诉书同时也 多余之举。 第二,从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方面予以界定。被害人只有在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是以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为主的公诉案件中,参与刑事诉讼才有实际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29.html -
了解详情
现行的刑事审判制度,检察机关是以提交起诉书的方式向法院提起公诉的。所谓起诉书,通常又被称为定罪申请书,也就是检察机关据以申请法院对被告人做出有罪裁决的 不适用于这些程序之中,也当然不会适用于被告人拒不认罪案件的量刑听证程序之中。让证据法主要适用于未来的专门事实裁断--定罪程序之中,这显然可以为证据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23.html -
了解详情
都提出指控。[42]同时,该规则第14条指出:如果显示在一份大陪审团起诉书或检察官起诉书中对数种罪行或数名被告人一并指控或合并审理可能对被告人或政府方产生 其中的五个罪名,只针对其中的七个主要罪行提起公诉。这样一来,既使得整个涉黑案件的庭审过程重点突出,特征显著,脉络清晰,定罪准确,为法院及时高效审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64.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书亦应送达给被害人。96刑诉法第151条第2项只规定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将检察机关的起诉书至迟在开庭十日前送达被告人,而对于应不应当将起诉书同时 纯属多余之举。第二,从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方面予以界定。被害人只有在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是以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为主的公诉案件中,参与刑事诉讼才有实际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0.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书亦应送达给被害人。96刑诉法第151条第2项只规定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将检察机关的起诉书至迟在开庭十日前送达被告人,而对于应不应当将起诉书同时 纯属多余之举。第二,从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方面予以界定。被害人只有在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是以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为主的公诉案件中,参与刑事诉讼才有实际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49.html -
了解详情
的起诉审查功能亦随之丧失了。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提起公诉之后的第一个程序阶段为公诉案件的审查,但众所周知,这一审查已非实质性审查,而是一种形式意义 年,第2526页。 [3]根据该条规定,主要证据包括:(一)起诉书中涉及的各证据种类中的主要证据;(二)多个同种类证据中被确定为主要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