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要推动建立企业内部疏导化解矛盾机制即职工申诉不满程序,创新基层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处方式。[20]有学者建议,健全企业内部劳资沟通渠道,配置给雇主释 建立调解机构,且调解不能作为前置程序,应当尊重当事人自己的选择。[22] 关于劳动仲裁和诉讼,有学者认为,现阶段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可以采取并轨制,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7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有利于广大劳动者依法维权,也有利于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处理好相关案件。 一、部分劳动争议劳动仲裁一裁终局 依据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以下几类劳动争议 争议仲裁时效的期间为一年。依据本条规定,改变了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60日的时效期间规定,完善了劳动争议时效中止、中断制度,明确了时效适用的例外情形,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17.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劳动合同这样属于国家侧重干预的经济法领域,也与普通民商合同仲裁一样适用程序审查原则。我国的劳动仲裁实行先裁后审的原则,有利于鼓励劳动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由本法管辖的事情,任何法院均不得干预,除非本法有此规定;在关于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方面,沿袭了纽约公约的规定,实际上消除了法院基于法律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69.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当调处未果时,农民工直接起诉到法院,就工程款与工资一并审理而无需劳动仲裁前置程序,这样可达到减少诉累、快速解决、保障社会稳定的效果与目的。“ ,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应当将所得款项优先用于支付拖欠的劳动者工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四、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64.html -
了解详情
核实,可以裁定不予执行。该规定对商事、劳动、人事仲裁均适用。就劳动仲裁的不予执行来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则作 之作为确定债权的依据。 有人更进一步提出问题:在法院不予执行时,应当告知当事人就劳动争议事项向法院提起诉讼,则在破产案件中应如何处理?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454.html -
了解详情
门槛。(3)“一裁二审”程序还浪费了国家司法资源。首先,“一裁二审”涵盖了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两个部门,比一般民事诉讼要多占用国家资源。其次,劳动仲裁 适用法律不统一等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影响劳动者维权的不利因素。三、关于60天时效和“一裁二审”机制弊端的对策。1、时效问题。如前所述,劳动者申请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41.html -
了解详情
所在单位带来人才资源和财富的“流失”,也不利于人才的合法有序流动。 二、关于劳动合同中保密事项的约定 近年来,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跳槽”而引发 双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争议诉讼前的必经程序,也是我国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一种基本形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下达后,任何一方当事人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55.html -
了解详情
部、人事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还联合发出《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建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其成员组成及运作方式基本上与劳动 在法定期间申请重新鉴定,并作为新证据主张请求法庭采信。因此,在劳动争议仲裁期间不应当中止该类不服鉴定结论引发的争议案件的审理工作,否则的话,此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50.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认定机关无权中止工伤认定程序。因为《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劳动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是否具有劳动关系确认权请示的答复》([2009]行他字第12号 的认定。如果基于一般认知常识不能判断,则应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法院的民事诉讼程序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机关此时只能中止工伤认定程序,待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9372.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如何理解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上述法律条文和劳动仲裁书中反复出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但是却没有法律明确规定何为严重违反 部门都是这么操作的。1.已于2001年1月1日失效的原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第25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04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