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等化和绝对化。而实际上,自龙勃罗梭以来的犯罪人类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研究表明,隐藏在行为表面意志自由之下恰恰是意志的不自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等等因素如 减刑和假释,较为明显地反映出刑罪关系在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减刑和假释制度的根本原因在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发生变化即具有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6.html -
了解详情
痛苦的压迫。”(注:参见拙作《费尔巴哈早期刑法思想剖析》,载《外国法学研究》,1986年第1期。)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赋予犯罪与刑罚以必然的因果关系, 奖赏性规定;在行刑上,由于过分强调行刑的等价性,同样没有鼓励犯罪人悔过自新的减刑或假释制度。就人道性而言,等价时代的刑法也未臻完美。虽然死刑的不人道性已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2.html -
了解详情
滋生以下弊端:庭审流于形式、剥夺了共同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权,导致了超期羁押、被告人减刑和假释权无法得到保障、影响被告人的上诉权和申诉权、侵犯了被告人的聘请辩护律师权和 ,以此来降低自己被定罪的几率。[26] (二)分案审理的弊端 任何一项制度,都是利弊共生的。分案审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770.html -
了解详情
区别、立功和自首的区别等。所以今后在量刑公诉这方面应该有深入的研究。 (四)刑事和解制度 刑事和解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影响到了整个侦查、批捕甚至是公诉 职能。 五是二审开庭适用范围扩大,强调死刑复核程序检察官有权发表意见,强调对减刑假释、监外服刑,检察院有权进行同步监督,甚至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都强调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212.html -
了解详情
教养则无此类规定。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和决定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服刑犯人实行社区矫正,进一步推广和巩固了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内容的再探讨》,《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6期。 [7]参见张绍彦:《改革制度,优化功能十字路口的劳动教养叙说》,《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229.html -
了解详情
所在监区的生产经营效益;罪犯的伙食状况、居住条件、教育和娱乐设施水平、获奖记功、减刑假释等等,也都取决于其所在监狱、所在监区的生产经营效益和他本人的生产定额完成 数种,甚至数十种残酷方法。(注:李云龙、沈德咏:《死刑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第一章。)对自由刑的执行,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6.html -
了解详情
,它作为一个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即制度), [[i]] 在刑法中的地位应象缓刑、减刑、假释、时效、赦免等一样,也是一项刑罚适用制度,但从 、刑法国际接轨和交流与合作的现代化、刑法立法的现代化、刑法司法的现代化乃至刑法研究的现代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既需要有精神上的超越和观念上的重塑,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07.html -
了解详情
等犯罪,遏制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认真研究国有企业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稳妥处理涉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案件 久押不决工作机制,加强派驻监管场所检察室建设,推进与刑罚执行机关、审判机关减刑假释网上协同办案平台建设,健全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健全民事诉讼多元化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131.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4}402-407这实质上是法律的异化。 从总体上看,西方法社会学家为我们研究有关法律异化问题提供了丰厚的理论资源,但他们也存在着不足,如他们更多 枉不纵,实现公平、合理和正义。同时,法律也应该充分发挥好缓刑、假释、减刑等法律制度的作用,给予人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之所以要宽容人的缺点,是因为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986.html -
了解详情
平、不错不平的原则纠正冤假错案。同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了全面复查文革期间判处的刑事案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诉讼文书样式》,改革死刑案件审判程序和执行方式,推行减刑、假释裁前公示、听证制度,等等,刑事审判制度取得了全面发展。在新形势下,中央作出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