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审判中又有一审、二审、再审等程序)等不同阶段。刑事诉讼各阶段不同的具体目的以及对证据审查判断的不同要求和标准(无罪判决的证据要求 实施。严格归责原则是当今各国刑事赔偿立法的主流。如法国《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在诉讼程序中被临时拘禁的人,如果在程序结束时不予起诉、免予处罚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09.html -
了解详情
报姓名系冒充他人姓名案件不启动再审程序、直接用裁定方式补正是否恰当?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在无法查明被告人真实姓名的情况下,依据被告人自报姓名进行判决 纠正的观点还认为,此种情况若启动再审程序,撤销原一、二审判决和裁定,重新恢复一、二审程序,势必造成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笔者认为这种理由也是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04.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通过立法程序,政府的上述具体构想能否实现,还要看下一步立法的进展情况。因白皮书刚刚才提交给议会,政府尚未拿出具体的立法议案。因此,英国刑事上诉制度 对程序性裁判和无罪裁决及判刑的上诉权,以减少正义流产的现象,增强公众对刑事司法的信心。 【作者简介】孙长永,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教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50.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制原则。作为诉讼意义上的刑事程序规则,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基本法律即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司法机关不得违背刑事诉讼法的明文规定,以任何形式包括以 ,都有理由提出上诉,引起二审重新审理的法定程序。 (三)撤回起诉决定与复议复核的关系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58.html -
了解详情
尽可能多的刑罚效益,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尽量减少行使权力的障碍。相反,根据权利保障观念,刑事程序的立法和司法应贯彻如下原则:其一,保护原则。该原则的基本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23页。10、陈卫东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21页。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95.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不能有效地对抗检察机关的控诉。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审判程序的构造上极力想营造一种控辩之间的平等对抗环境,但是遗憾的是立法的规定只是为辩护提供了 以前述重构原则与模式为指针,笔者以为,我国刑事诉讼中控诉与辩护之间对抗机制的重构,除了对刑事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的启动及审理方式进行改革,真正贯彻诉讼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7.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的法制原则。作为诉讼意义上的刑事程序规则,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基本法律即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司法机关不得违背刑事诉讼法的明文规定,以任何形式包括以 ,都有理由提出上诉,引起二审重新审理的法定程序。(三)撤回起诉决定与复议复核的关系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29.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的审理有违反诉讼程序的法定情形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影响,“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法制建设的各个层面。如立法上,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仍然在第1条开宗明义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9.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有权提出纠正意见;对于法院一审作出的未生效裁判,检察机关“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出抗诉,从而引起二审程序;对于法院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 提出纠正意见,等等。其次,在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的案件中,检察机关拥有逮捕的批准权和延长羁押的决定权。中国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逮捕发布许可令状和进行授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3.html -
了解详情
的才予以逮捕,反之,则不予逮捕。 强化适用逮捕措施的程序控制。为了增强对逮捕适用的程序控制,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第86条,规定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中 了相应的要求。这是符合诉讼监督原理和司法实践具体情况的,有利于贯彻、执行并实现第93条的立法意图。以下对其做一简要解读。 (一)审查主体 根据《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3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