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在制定破产法的同时尽快修改我国刑法中有关破产犯罪的规定。 三、完善民事程序立法,遏制执行中的恶意逃废债行为 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生活中,恶意逃废债 制度。就是由人民法院给债权人制定债权凭证,从而为执行提供依据。尽管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当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的时候,一次执行完毕以后发现债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23.html -
了解详情
到很多证据问题。大陆法系国家虽然大多没有专门的证据立法,但在程序法典中也较为注重有关证据规定的完善。例如日本,在其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裁判所制定的《刑事诉讼规则 权被视为无罪,而后者则是无罪推定原则中比较关键的内容。此外,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二审法院审理后对于一审法院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发回重审,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55.html -
了解详情
是公权性救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的权利 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构成了对法院的实质性约束。既然民事诉讼法尊重当事人对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的选择权,那么也就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92.html -
了解详情
中进行,但它本质上是一种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 空子,在一审开庭前甚至在二审程序中才提起,给法院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规范司法活动,应当将公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间规定在刑事案件的侦查立案至第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89.html -
了解详情
资料、物证检验报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及证人证言等证据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的规定,作出批准逮捕决定。批准逮捕盛某符合法律规定, (三)应当确立审前羁押在有限控制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存疑案件一律赔偿的立法指导思想 审前羁押是对作为未决犯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严重剥夺。尽管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302.html -
了解详情
链条。于是,在司法实践中,我们看到如下一些违背常理的现象:一方面刑事一审程序质量不高,而另一方面刑事二审程序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比例却比较低,但刑事再审 刑事审判程序,不是能够更有效地打击犯罪和惩罚犯罪吗?毕竟,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项程序规则和证据规则,都会束缚公检法的手脚,使其不能随心所欲地惩罚犯罪,从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16.html -
了解详情
发回重审,除少数是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外,绝大部分是因为认识上的不一致导致二审改变量刑。一审时,对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从重、加重情节考虑较多,而 常见的问题,也是违反诉讼程序较严重的问题。从案件类型上看,两超案件主要是疑难案件和经济犯罪案件。原因主要有:1、立法不够科学。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公诉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96.html -
了解详情
进入诉讼程序的被害人。这样的规定从总体上说,仍然属于程序化的内容。尽管如此,《刑事诉讼法》将反映了实体法律关系的被害人直接视为当事人,这无疑是我国立法上 一审结束后,任何一方不服,提起上诉,他们的诉讼身份就变成上诉人和被上诉人。二审结束后,任何一方不服,提起申诉,他们的诉讼身份又变成申诉人和被申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18.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是刑事诉讼程序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标志。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后我国刑事辩护制度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发展。但是,在实践 调查,另一方面要经过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许可,再者我国立法美其名曰,赋予辩护律师一个申请调查权,即《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1款所规定的律师可以申请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13.html -
了解详情
性。刑事诉讼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审判中又有一审、二审、再审等程序)等不同阶段。刑事诉讼各阶段不同的具体目的以及对证据审查判断的不同要求和标准( 最终也影响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严格归责原则是当今各国刑事赔偿立法的主流。如法国《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在诉讼程序中被临时拘禁的人,如果在程序结束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