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死者的亲属有权分别就不同的法律关系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构成两个独立的诉权,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不能充分得到保护的权利可以在雇用关系中 一纪要精神更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的精神。 综上分析,除本案原告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中已得到支持的赡养费、抚养费部分不予支持外,对原告方未得到支持的死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397.html -
了解详情
惩罚犯罪的同时也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一种保护,但这种保护只是一种精神而非物质的。对于人们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提失,仅靠刑罚 年版,第230页。 [2]廖明、廖丹:精神损害应当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载中国诉讼法律网http://www.procedurallaw.com.cn/articl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013.html -
了解详情
的科学性主要依据于统治阶级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然而,我们不难看出,犯罪民事责任制度虽体现了立法者的美好意愿,但违背了法学基本理论,不具有 1996年版,第230页。 ⑵廖明、廖丹:精神损害应当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载中国诉讼法律网http://www.procedurallaw.com.c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652.html -
了解详情
但由于侦查程序的特殊性,侦查程序中的被害人并不具有完全的当事人地位。侦查阶段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问题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笔者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分析了 。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倾向于赋予被害人以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如法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包括作为起诉对象的罪行所造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35.html -
了解详情
诽谤和侵害。《民法通则》也将民事损害赔偿的范围扩大到精神损害赔偿。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却仅限于对犯罪行为直接造成 从而在客观上存在进一步加重被害后果的可能性。这种状况对于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实现诉讼的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当今,国家建立被害补偿制度已成为世界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29.html -
了解详情
或被告人是否予以处罚或者从宽处罚,而是由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身的因素影响到其刑事责任承担的程度,进而促使办案机关作出相应的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决定。 。按照该条规定,被害人应有权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不过不能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2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2.html -
了解详情
所指期间届满前不完成[22]。 依照上述各国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可以直接适用刑法有关追诉时效的规定。我国的现行立法对此未作任何规定 的规定[23]。但是,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只能就物质损害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则需要另行起诉[24],那么在此情形下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0.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将大大增加司法成本,人民法院也不堪重负;所以,目前比较合适的举措是在保留刑事诉讼法现行规定的同时作些补充规定,即人民检察院在接到被害人请求抗诉时,必经 诉讼部分的规定应尽量与现行的民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相协调,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合法化,避免同一问题因法律规定相冲突而导致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20.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现行制度对被害人受损害利益的补救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一途径来实现的,然而当被害人不能从被告人处获得实际赔偿时,应该由法律为其提供救济途径。 国家补偿制度的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此外,按照我国现行民事案件中人身伤害可以提起精神赔偿的有关法律规定,精神损害也是应该补偿的,问题在于如何界定补偿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373.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现行制度对被害人受损害利益的补救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一途径来实现的,然而当被害人不能从被告人处获得实际赔偿时,应该由法律为其提供救济途径。 国家补偿制度的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此外,按照我国现行民事案件中人身伤害可以提起精神赔偿的有关法律规定,精神损害也是应该补偿的,问题在于如何界定补偿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