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案件;2、双方当事人依法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3、依法应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4、 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三)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劳动争议未经劳动争议仲裁这一必经的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此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967.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的民事案件有以下六种:(1)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2)劳务合同纠纷;(3)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 考察》,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1期。 [3] 郑军:《对民事诉讼调解前置程序的理解与适用》,载中国法院网2004-03-31. [4] 章武生、张大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98.html -
了解详情
时就意味着其应然劳动权开始实现,随之与国家提供一系列资源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成就劳动关系,劳资双方法律关系相对特定。劳动者的义务主体则是用人单位。但 中一审、二审的全过程,不仅不利于纠纷的及时解决,而且容易造成积案。同时把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必经程序,排除了劳动争议当事人对其它救济渠道的自由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40.html -
了解详情
,办理工伤认定、工伤待遇,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双方因履行劳 动合同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纠纷,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 ;③严重失职, 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④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 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 拒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137.html -
了解详情
年4月18日 法释〔2002〕12号 已被企业破产法代替 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内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是否应劳动仲裁前置的请示的复函 2002年6月10日〔2002〕民四他字第16号 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676.html -
了解详情
4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内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是否应劳动仲裁前置的请示的复│2002年6月10日 │已 实业公司与苏州朗力福保健品有限公司请│2002年7月12日 │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纠纷案的批复│〔2001〕民三他字第4号 │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163.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 企业和员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或者单独签订保密合同。 企业员工在职期间或者离职后,对与本企业或者原 责任。 第七十八条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当事人依合同约定或者事后协议可以向北京仲裁委员会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合同没有约定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399.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的,不存在此高彼低的现象。从劳动法的有关条款、《工伤保险条例》、《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动部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 雇工人身损害赔偿发生后,在程序上既不需要工伤认定也无需如劳动争议那样把劳动仲裁作为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工伤认定的作用是保障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而个人雇工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19.html -
了解详情
而雇佣关系的解除没有什么程序,双方均可随时解除雇佣关系。(3)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时,必须经仲裁前置程序,司法机关才能介入,争议应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处理争议;而 发生争议时,法院可直接受理,适用民法的规定处理。(4)仲裁机构或法院可以裁判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而雇佣关系发生解除时,则法院无权判令双方维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367.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劳动关系,就不能适用《劳动合同法》。在我国的现行司法制度中,劳动争议案件需要先走劳动仲裁的前置程序,如果劳动者一方不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等现象确实是大量存在的,劳动者作为弱势一方,其举证能力的确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4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