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的体例应当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电子数据。 在2003年1月18日至1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民商 将多媒体示证这一新的证据出示形式中出现的证据当作视听资料看待。还有同志错误地认为,公安机关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被害人、证人时的录音、录像也是视听资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3.html -
了解详情
视听资料是指以图像和声音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包括与案件事实、犯罪嫌疑人以及犯罪嫌疑人实施反侦查行为有关的录音、录像、照片、胶片、声卡、视盘、 高科技性,一般非专业人员很难取证,再加之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受经济、文化等条件的限制,让普通百姓承担电子证据的举证责任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73.html -
了解详情
,⑦ 并于1992年颁布《家庭音像录制法》,将关于禁止损坏数字录音录像设备复制控制机制的条款纳入其中。⑧ 进入数字时代后,为了回应版权人大量实施技术保护 用于故意避开或者破坏他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方法、设备或者材料,而上载、传播、提供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具体案情,依照著作权法第4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57.html -
了解详情
允许这些材料做为证据在法庭上出示。故此,建议在120条中增加第三款:审判人员认为必要时,应当在法庭上播放侦查讯问中制作的录音录像。 2. 可以决定强制医疗修改为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启动强制医疗审查程序,通过调查和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等方式对被申请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危害性进行风险评估,再做出是否强制医疗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5.html -
了解详情
取证的受害者提供保护,有违反不告不理之嫌,更何况排除非法证据还常常意味着非法取证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会因此而无法获得保护,非法取证受害方却可以免于承担原本应当 者的地位,如主张自己只是采用一般的偷拍方式,或用录音电话进行偷录而未在对方家中安装窃听器;自己只是偶然发现了信件;自己并未对对方实施胁迫、诱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0.html -
了解详情
取证的受害者提供保护,有违反不告不理之嫌,更何况排除非法证据还常常意味着非法取证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会因此而无法获得保护,非法取证受害方却可以免于承担原本应当 者的地位,如主张自己只是采用一般的偷拍方式,或用录音电话进行偷录而未在对方家中安装窃听器;自己只是偶然发现了信件;自己并未对对方实施胁迫、诱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8.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十八条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 第二百七十八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控辩交易案件时,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控辩交易协议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人民检察院不得利用强迫、威胁、欺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必须合法,只有经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 诉讼法若干规定》中第4页,焦作中级人民法院出版。 ②、马原:《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第114页。 ③、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关于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63.html -
了解详情
,就应当将它们排除出诉讼。 2.目的合法与手段违法的冲突。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目的是为了用证据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对方当事人的侵害,是为了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 拍照、摄像、录音,这些调查行为一般是在被调查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完成的,与偷拍、偷录属同一性质。另一方面,侦探事务所是根据当事人的委托进行调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5.html -
了解详情
隐秘的地下状态;二是上述侦查措施是在不触动当事人(侦查对象)的情况下实施的,由于当事人对此并不知情,因而对于当事人而言,上述侦查措施处于一种隐秘状态,因此称之为 本系直接衍生自秘密侦查取得之原始证据,实为毒树之果,同样不应具有证据能力;再如,对于密录的录音资料(原始证据),侦查机关通过审讯将其转化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