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级机关采纳的上访者,通过联动机制,统一上下口经,切断其无理的企望。如我院李某信访案,李某因故意杀人案对法院判决不服,向省高院上访,经省高院立案复查并与我院联系、调取有关材料后,决定不予再审,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再审,使该当事人息访了。 对一些重点信访案件和上访老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66.html -
了解详情
1995年5月6日被抓入狱,被人领出来时已经气若游丝,三个多月后,即含恨而去。如果说佘祥林“故意杀人案”是佘祥林案的第一个错案,那么,其母亲的所谓“包庇案”则是这一案中的连环错案,其母亲是第二个蒙冤者。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为可能的第三个蒙冤者呼吁,那就是当年用来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44.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上,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具有指导意义。 [40] 现实中这类事例很多,有的时候甚至当地党政部门都出面请求司法机关才轻、减轻处罚被告人。较为晚近的事例,见“文丽贤等人故意杀人案”,载《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2年综合本)页122-5;董玉环出于激愤杀死其子案“,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8.html -
了解详情
地看到,我们的司法人员的司法观念也不断地在进步,5月10《中国青年报》报道的广西王坤被诉故意杀人案,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在案件疑点重重的情形下,并没有照顾下级法院和侦查机关、公诉机关的“面子”,采取像以往许多法院所做过的“疑罪从轻”的做法,判处其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而是果断地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在精疲力竭,或者无法忍受饥饿、寒冷、炎热等“软暴力”而“如实招供”的供述,这种“形式合法”的方法取得的口供是否算合法证据,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有效证据采用?如“宜宾市菜坝机场故意杀人案,在案发两年多之后,公安机关抓获了嫌疑人李杰、何军、黄刚等人,公诉机关起诉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9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谁是弱者?谁更需要“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例如近来一些颇具人道性的做法-对大学生犯罪暂缓起诉,对一些于社会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是否可不判处死刑(徐建平故意杀人案)案件的讨论,就引发了人们的争议。刑事政策关注刑事法的人道性,在我国只是开端。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7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公诉机关在庭审中建议延期审理的,不得超过两次。而由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次数却没有限制。如某故意杀人案,检察机关以被告人未满十八周岁提起公诉,庭审中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认为被告人已满十八周岁。合议庭以需调取新的证据为由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再次开庭时,合议庭又以需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66.html -
了解详情
怎么可能是真实有效的呢?2、调查资料的内容不得与判决所依据的主要证据的内容相矛盾。笔者在审查一起故意杀人案中,判决书引用的被害人陈述系公安机关在案发后所作的询问笔录,该笔录证实:其家与被告人家平时无任何矛盾。但在对被告人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过程中,鉴定人又一次就相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6.html -
了解详情
媒体的报道下,学者们将其描述为一个“身无分文”、“投诉无门”,在走投无路的境况下杀害恶老板的“弱势群体”代表。微妙的事实改变就这样成为一些学者立论的基础。参见:王斌余故意杀人案二审宣判,《人民法院报》2005-19-20;要新闻事实还是法律事实?王斌余案真相还原,《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0.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经济困难或属于福利补助对象的被害人。美国加州还规定了不予补偿的情形:被害人故意参与犯罪,被害人不与警方合作逮捕罪犯的,经济并未因犯罪陷入严重困难的。其二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在救助刑事被害人方面的空白,在该案充分暴露。邱兴华特大杀人案的标本性意义就在于,它再一次拷问了我国现行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2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