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般不干预或尽可能地少干预。在民事诉讼中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处分权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请求权。其次,人民法院自身 未行使上诉权的不得申请再审。 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设立二审程序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和纠正一审判决的错误,使当事人的权利得到更为充分、合理的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2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的规范》。此《规范》不仅详细规定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和义务,甚至规定了当事人的一些权利和义务。另外,政法委员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制定 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是对于能否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或者另行提起的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未置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11.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选择不同程序成为可能,从而满足了具体诉讼中当事人的个性化需要。 从法理角度分析,程序选择权在民事诉讼中重要意义至少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凸显 的私人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以防止当事人选择不当而造成对自己利益的损害。 绝对选择权与相对选择权虽然权利的强度不同,但相对于各自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8.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诉讼中对人权保障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九九六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人权保障的立法理念。但是,总的来说,该法对被害人的权益保护与 审理了刑事案件,而且可能参与了被害人一方提出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履行能力以及被害人的基本情况有较全面了解,由其继续审理有利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61.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可以通过在国家司法机关行使诉权,及时有效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降低民商事诉讼门槛,方便人民群众进行民商事诉讼,对于保障公民权利及其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 ,这就决定了诚实信用也应当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起码理念。法官就当把当事人主观上的心态作为区分和界定恶意诉讼的内涵因素和重要评判标准,应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71.html -
了解详情
即公平补偿原则。这充分体现了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对被征收人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第三条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 先予执行,只不过是这样表述更为公平合理。由于是否申请先予执行,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房屋征收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申请先予执行,人民法院依法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2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权威。尽管多年来的审判实践证明,这一程序的立法规定,对纠正确有错误的裁判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不难 [3]李汉昌. 美国审前程序中值得借鉴的几个问题[ J ]. 法学评论, 1998, (6). [4]奚玮.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利不平等倾向[ J ].中华社科论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76.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于整理归纳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明确庭审对象和范围,提高诉讼效率。两大法系的国家和地区选择了不同的强制答辩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没有按照 审前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5、 赵信会、严峻著:《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内容及其修改》,载《人民司法》2005年第9期; 6、 刘亚玲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2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入口,是法院对具体案件行使审判权的启动前奏,是确定当事人起诉权和其它诉讼权利实现的先导。本文首先对民事诉讼管辖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概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的客体。这是通过赋予当事人的管辖异议权来更好的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3、管辖异议的提出时间。我国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法定期限是一审中被告提交答辩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66.html -
了解详情
。这就要求我们完善民事诉讼制度,规范司法行为,通过诉讼程序,切实保护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让当事人真正信赖司法。在涉诉信访中,比较多的是对生效裁判 的体现,申请再审权是实现申诉权的手段,申请再审程序是要实现和保护公民的申诉权。正因为这样,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将当事人的申请再审称之为申诉,如全国人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