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领域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表现为当事人通过行使程序权利对自己的实体权利进行自由处分,但域外证据证明制度却 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赵维田。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7]肖永平。肖永平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59.html -
了解详情
中之义。在德国,虽然1877年制定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当事人主义原则,但理论界大多数人认为民事诉讼并不单纯是私人之间的事务,法官有责任和义务保证诉讼程序 法院的这种“调查收集证据”,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称之为“法院的阐明处分”,这也应该归于释明权的范畴。在英美法系,实行的是当事人进行主义,其特点是将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65.html -
了解详情
简易程序的案件中只有独任审判员而没有审判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不严谨和不成熟。其次这种决定体制也不科学:其一,在如此体制下,回避的 作任何规定,只是《若干规定》第八条规定,应依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的规定予以处分,显然这仅是一种行政责任。法官没有依法回避对案件产生怎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0.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对案件起证明作用,审判机关就应当采纳。二是缺席审判制度不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9条、第130条虽然对缺席审判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审判实践中 权的干预。当事人意思自治、私权自由处分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现行民事诉讼权利来自公权的干预过于宽泛。完备、科学的三审终审制建立之后,取消再审制度,公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7.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公共利益是民法保护的客体。现代社会对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集中体现是对消费者大众权益的保护。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主体制度,以大陆法系 的一方当事人为被告;三是检察机关作为起诉机关,处分国有资产的一方当事人为原告,取得国有资产的另一方当事人为被告。上述案件是检察机关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5.html -
了解详情
裁决,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这种规定显然有违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享有自治、处分原则,而确立再审案件由上级法院审理的 的权利,作为人民法院应当充分重视与尊重当事人这一权利,尤其是在民事诉讼中削弱了国家干预的作法后,尊重当事人申诉就显得更加重要。同时,当确立再审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9.html -
了解详情
支配,法律上就不应该对这种自由支配直接给予不利的后果或责任,使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自由处分变成义务性限制。民事诉讼中的失权主要有以下情形:1、答辩权的丧失 原则的基本法理(学术界通说),辩论原则贯彻于民事诉讼程序的始终,在民事诉讼的全过程中当事人都有权利对诉讼中所涉及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进行辩论。这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程序、司法中立和司法独立等现代司法理念的进一步确立,对诉讼制度的要求越来越细密,应对加强对我国民事上诉审审查原则的粗漏进行修正,进一步明确两审的 在此种情况下享有发挥司法主观能动作用,选择、适用法律原则和理论,对具体案件作出评价判断,并作出处分的裁判自由度。各级法院法官均享有自由裁量权,但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9.html -
了解详情
是违反公平原则和诉讼规则的,实际上是帮助一方当事人来对抗另一方当事人,人为造成诉讼力量的不平衡,破坏了争议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即是违反了民事诉讼质的 ,没必要再启动再审程序;如一审当事人不上诉,就是当事人对自己上诉权的放弃,属私权处分范围,法院没必要自我否定自提再审。当事人舍上诉而求再审更是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0.html -
了解详情
聚集到了审判方式改革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法院体制改革上,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诉权论、程序价值论、诉讼模式论等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广为传播,人们对改革注入 的权利;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对法官予以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第9条和第12条规定,担任法官至少须具备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