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性程序,由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在法院不予采纳检察建议后,再考虑提出民事抗诉。 (3)生效调解书。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方式之一,也是人民法院了结纠纷的一种法定形式,既然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那么,对于广义上属于审判活动的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0.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院调解制度作重大改革(以下主要就普通程序而论)。 1.明确规定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和阶段。设立这一程序的目的在于发挥调解结案方式本身具备的优点 ,调解期限以25日为宜。 4.重新修改和协调民事诉讼法的有关条款,在有关法条的表达上,应把生效的调解书同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并列。我国民诉法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94.html -
了解详情
收费,易于助长当事人的滥诉行为 参考文献 15 内容摘要 民事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确有明显瑕疵的生效裁判或调解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再次审理并予以救济的程序 制约,同一个判决,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次,民事诉讼由当事人负举证责任,所证明出的结果具有或然性在所难免。再次,从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9.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后,发现没有违反自愿和合法原则,即在受理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以民事调解书形式确认了人民调解协议效力。 从运行情况来看,一方面,法院立案庭在推行告知、 ,对于经受托组织或者个人调解,当事人达成口头调解协议并已实际履行而不必出具书面调解书,或者达成书面调解协议,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应及时审查并予准许;再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92.html -
了解详情
了举证的权利,在再审中用新证据推翻原审裁判的就越少,这样能够维护生效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的稳定性。 民事再审新的证据,它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要经过开庭质证、认证,否则就是违反所有证据未经开庭质证不得认证的法律规定。 民事再审案件的案情事实是可以感知的,但直接感知案情事实的是案件当事人,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77.html -
了解详情
的介入,不影响案件的实体审理。 其四,调解担保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并在民事调解书中予以确认。调解担保人是案件的第三人,调解担保的确定性关系到调解 合法性需要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其效力需要人民法院进行确认。因此,对调解担保行为最终在调解书中加以体现是最佳形式。 二、调解担保的法律效力 调解担保具体采用的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83.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依法确认诉外调解书的效力,提高其公信力和影响力,是应当重视和有所作为的问题。 1、经 通常不能收取费用,人民法院对经调解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移交到人民法院制作民事调解书的案件,由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减免受理费申请,人民法院可根据《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19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调解书中,通常会有原告自愿放弃本案其他诉讼请求(或者请求权)的内容。本文讨论的问题就是:在调解中原告放弃的到底是诉讼请求还是诉讼请求权?调解书 的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 诉讼请求是权利人为实现其民事权利、保护其依法享有的民事权益,在诉讼阶段提出的具体请求事项,是诉讼请求权得以实现的表现形式。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91.html -
了解详情
判性,也不得不使人民法院对同一事实理由的案件重新作出处理。再次,不制作调解书,不能充分体现司法制度的透明度。人民法院有义务向当事人公开裁判理由、适用法律 。综上,在人民法院司法实践中,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规定弊大于利。在现代化办公条件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以不制作调解书来简化程序大可不必,特别是对于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00.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二是对 应当依法提请抗诉,增强同级监督的效力和权威。 参考文献: [1]李新生。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重点与案件审查实务[M].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2013. [2]汤维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2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