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的规定, 法院知悉存在有效仲裁协议时应主动排除司法管辖权,但根据台湾仲裁法第4 条的规定,法院并不主动排除司法管辖权,而仅在被告提出申请才裁定停止诉讼程序。 ,台湾仲裁法第15、16条分别规定了仲裁员信息披露义务及回避制度,特别第15条规定,仲裁人有民事诉讼法第32条所定法官应自行回避之同一原因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02.html -
了解详情
和进程。自1992年以来该协会一直希望订立一个宽泛的国际公约,同时解决国际私法民商事司法协助中管辖权和承认执行外国司法判决的诸多问题。但这一过于雄心勃勃的 ,最高人民法院还于2002年7月31日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有关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再审只能以一次为限。[14]最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83.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的权限事宜上,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大致上有三种做法: 1、 仲裁庭的专属权限。若干国家认为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管辖权的效力,故命令采取保全措施的 应不仅局限于仲裁开始后至最终裁决作出前这段时间。 按照《民事诉讼法》第4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的第258条规定:“当事人申请采取财产保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0.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规定,法院知悉存在有效仲裁协议时应主动排除司法管辖权,但根据台湾仲裁法第4条的规定,法院并不主动排除司法管辖权,而仅在被告提出申请才裁定停止诉讼程序。 ,台湾仲裁法第15、16条分别规定了仲裁员信息披露义务及回避制度,特别第15条规定,仲裁人有民事诉讼法第32条所定法官应自行回避之同一原因者;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9.html -
了解详情
第3期。 [32]参见李浩培所著《国际民事程序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出版。 [33]参见高菲《仲裁案件的法律适用》,载《仲裁与法律通讯》1997年 仲裁领域与体现一国司法主权的国际民事诉讼领域中,毫无区别地适用仲裁地/法院地的强行法规则是令人怀疑的。 第一,仲裁机构与法院的管辖权来源、仲裁员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70.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条款独立性理论,使仲裁机构不必求助于司法程序的确认径直享有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使争议快捷地得到解决,从而使仲裁制度的快速、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第四 对此案的处理并无不妥。因为,1988年法院在审理该案时,当时实行的1985年《涉外经济合同法》第35条只承认合同解除、终止时,仲裁条款仍然有效,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18.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义,是整个仲裁制度的基石。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的存在是确定某一仲裁机构的管辖权的基础,同时也是排除了人民法院对此项争议的司法管辖权。因此,各国的仲裁 上看,绝大多数国家对其作出的国内与涉外仲裁裁决实行统一的司法审查标准。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044 条第2款第32项只对外国的仲裁裁决作出了特别规定,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22.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将他们之间业已发生或可能会发生的涉外民商事争议,交付某国法院审理的管辖权制度。协议管辖是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民事诉讼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已为当今世界各国所 的限制,有了这种专属管辖优先于协议管辖的限制,就不必担心当事人会利用选择与案件毫无联系的法院的机会损害一国的司法主权和公共秩序了。最后,淡化所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090.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案件;涉外案件的当事人自愿选择新组建的仲裁委员会仲裁的,新组建的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这意味着新组建的仲裁机构的受案范围扩大为综合性的,涵盖民事、经贸 无效后仍不撤销其仲裁案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该司法解释的用意是要解决仲裁机构与法院之间可能出现的决定管辖权的管辖权冲突,以及两者就同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58.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权体系的统一化问题难以解决。主权国家在管辖权立法方面享有自主权,从而形成了六种不同的管辖权制度:前苏联东欧型、德国型、瑞士型、拉丁型、英美型、斯 的诉讼行为。所以,在涉及外国公共利益的场合或外国法院于某一案件的审理具有政府利益的场合,我国法院应作出司法礼让和司法克制,不能颁发禁诉命令。 5.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8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