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决定所提出的立案通知,公安机关一般不会执行;对于检察机关提出的纠正违法通知书,公安机关也很难给予普遍的尊重。甚至对于检察机关连续作出的退回补充 个应当强化诉讼监督》[N],《检察日报》,2008-09-26。 [2]有关刘涌案件的具体情况,参见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63.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说明不立案或者立案理由,应当制作《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或者《要求说明立案理由通知书》,及时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要求说明不 和公安机关执行。上级人民检察院复核认为撤销案件通知有错误的,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纠正;上级人民检察院复核认为撤销案件通知正确的,下级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撤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44.html -
了解详情
从时间、理由方面的具体化,而且从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来看,对 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用通知书而非裁定驳回,亦表明法院系统内部显然并未将申请再审作为一种诉讼程序来对待, )这是偏颇的。有错必纠把严格的程序过程抛开,允许一个案件经 过反复再审,使纠正错误裁判与维护生效裁判的稳定性、权威性之间产生矛盾,裁判的既判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2.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可能影响到许多人的政治前途,因此对各个部门来讲,没有哪一个愿主动纠正错误,除非象王树斌、佘祥林案那样实在捂不住的案子,才有翻案的 监狱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73.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者在设计再审程序时,既要考虑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的要求,又要考虑纠正确有错误的裁判的要求,要在这两种互相冲突的张力中寻求平衡。法律论文网www ,应当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法院如拒绝调查,应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不予准许的通知书,当事人等收到通知书后,可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法院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8.html -
了解详情
日,被告又让原告在3月10日填写的《收容审查通知书》上签名。在论述公安机关的行为构成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后,判决书继续写道:被告对原告的收容审查,在执行程序 多个案件中(例如刘燕文案件和张成银案件),如果完全局限于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公共机构权力的恣意行使难以纠正,当事人所求的正义将无处可寻。但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88.html -
了解详情
私人目的在于,纠正导致不公正结果的错误、不公或不当的法官自由裁量。7.上诉制度的公共目的在于,确保公众对司法裁判的信心,并在有关案件中阐明 的受理。当事人提起上诉许可申请,既可以向原审法院提出,亦可以向上诉通知书(appellant‘snotice)载明的上诉审法院提出。如果当事人在审理程序中未以言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05.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抗诉和非抗诉监督综合并用的方式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有效监督。对于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的裁判,检察机关可采用抗诉的方式进行监督;对于一些并非原则性错误 非抗诉的监督方式;诸如给法院发检察意见书、纠正违法通知书;对于一些双方当事人矛盾不是很尖锐有和解可能的案件,检察机关应当努力促使当事人和解。(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4.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法院明显违法的案件,也大多以口头建议的形式纠正,书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检察建议》的形式不多,对实体判决非是明显错误或者双方意见分歧不可 审判机关的决定往往成为最终意见,如果检察机关的工作偏失,审判机关能够非常容易地纠正;反之,审判机关的判决,基本上是一锤定音,即使不尽合理也大多成为最终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2.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 首先,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 检察机关主要通过口头纠正以及向公安机关发出违法通知书来对违法性侦查行为行使监督权, 对于监督的强制力、监督的实效性未有明确的制度性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29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