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的方法, 以10万元的价格将本单位70万元的债权转为己有, 属职务侵占行为, 但因法院对该笔债权尚未执行到位, 刘某非法占有的目的未得逞, 故 该论者还引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中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通过伪造证据骗取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35.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设立了公司、企业人员侵占罪,将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等人员的职务侵占行为从贪污罪中分化出来,由公司、企业人员侵占罪予以包容。现行刑法又 印书馆1989 年版,第1483 页、第1616 页。 3现行刑法第271 条的职务侵占罪可以追溯到199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56.html -
了解详情
还会有差异。发达区数额较大的就是10万左右, 一般为2-3年有期徒刑.对于职务侵占具体数额的量刑问题,上海法院规定的较为详细. 根据我国刑法典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 将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都是以财物为对象的犯罪,都侵犯了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09.html -
了解详情
不至于出现如此低级的技术性失误。更何况受贿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将郑玩忽职守的行为及其后果一并评价于受贿罪中,不另行单独定罪,并不会发生重罪轻判的结果 有本质性区别。刑法设立贿赂罪的主要目的并非保护某种财产关系,也不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事实上,保障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20.html -
了解详情
的销售员与其所在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也未形成相应的劳动关系,故而无法按职务侵占罪予以追究。笔者认为本案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事实上是否得到公司的授权和认可 本身从性质上看具有违法性或者在程序上有重大缺陷,其侵占单位财物的行为,也构成职务侵占罪。本案中双方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他们之间的关系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85.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是指行为人与被其利用的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在职务上虽然没有隶属、制约关系,但是行为人利用了本人职权或者地位产生的影响和一定 、取得多少等方面处于不确定状态,国家工作人员间接受贿,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这种利益的,便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12 笔者认为,非法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80.html -
了解详情
引发社会不安定的重要诱因之一,因而是世界各国刑事立法的打击重点。因此,对于职务犯罪本身而言,虽然也可以适用普通自首制度,但是为其设置独立的更为宽缓的 适用地、相对更为宽缓的特别自首制度,但是,为社会危害性较小的具体职务犯罪行为规定特别自首制度,则是可取的。换言之,可以规定,犯罪人贪污、受贿数额刚刚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19.html -
了解详情
不得不为、不能不为的事情。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和犯罪预防实践的创新发展,职务犯罪(国外大多称为腐败犯罪)预防,逐渐成为犯罪预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 应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自律。即主动消除内心职务犯罪的动机,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触犯刑法所规定的禁止性规范。自律的实质是主观上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55.html -
了解详情
,若非性质相同的犯罪,不成立连续犯;其二,行为人所实施的数个职务犯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即行为人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罪故意,在时隔不长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1页。 [viii]樊风林、宋涛主编《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版, 第258-259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51.html -
了解详情
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2] 第三种观点认为,所谓职务 或者玩忽职守,从而侵害国家机关管理秩序和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 第五种观点则将渎职犯罪表述为,所谓渎职犯罪,是指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