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是行政不作为。 一、行政不作为的界定 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作为是一对组合范畴,渊源于法理学上对法律行为进行作为和不作为的区分。 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的实质内容。[14]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有关不作为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的理解上。对于这种因果关系,有人认为,凡不作为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49.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侵权案件。对于这类案件的诉讼形式、审判方式和归责原则,现行民事、行政法律及司法解释都没有作出规定,导致了司法实践上的盲点。因此,对这一 使二审法院作出的裁判与当事人未上诉、一审法院已生效的裁判产生冲突。 注释: [①] 本文所研究的行政行为是可诉性行政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以及行政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53.html -
了解详情
的考虑。如当事人违法事实轻微,却被处以最高额的处罚,显属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3、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合乎立法的宗旨。 任何一部行政法律文件的制定, 制定标准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在行政法律文件规定的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予以具体化,(不能突破法律文件的规定设定新的处罚)根据不同情况给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49.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与民事纠纷交叉。 (4)行政裁决 依法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行为密切相关的、与合同关系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 一并解决。 (二)存在问题 1、法院的民事判决与行政判决相互矛盾或者在民事审判中疏于审查行政认定事实导致民事判决错误,从而影响法院的公正形象。在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97.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侵害行为属于民事侵权的范畴。由于行政行为对相邻权具有重要的影响,相邻人的侵权行为与行政许可行为经常结合在一起。如城市规划部门在办理规划许可时,应当审查 具有的确认或否定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或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是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确认和甄别,并创设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5.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是如何审查?第一种观点认为:对前置行政行为与行政裁决行为置于同等的地位,一并进行合法性审查。理由是该一系列行政行为相互联系,若不一并审查,可能出现原告 权。 有人认为,允许司法变更的情形仅限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行政裁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只是违背了通常的平等、相称、对等、比例规则;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83.html -
了解详情
或否定,其直接对象是那些与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紧密相关的特定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其次,该登记行为是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而进行,体现了国家 中对这类案件的审查标准一直存有争议。目前,登记机关颁发房屋所有权证所适用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建设部《城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52.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的内容应当合法。行政调解的内容要符合法律规定,强制调解、压迫调解,均属于不合法的调解,这就要始终坚持自愿、合法原则。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未必合法,但 。一些纠纷所反映的是当事人间复杂的利益对立与矛盾,而不是简单地此对彼错的问题,机械地通过法律规定+事实认定=处理结果的方式作出裁断并不利于妥当处理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88.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提供迅捷的保护。台湾著名学者蔡志芳先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行政救济常因诉讼案件之过量,诉愿机关与行政法院负担之过重,而结案迟缓。为改善此一情况,除应 性的、公权范围内的事实行为,有停止作为之诉和一般给付之诉,其中停止作为之诉包括请求停止作为的给付之诉和预防性停止作为之诉;针对法律规范,有规范审查之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85.html -
了解详情
)。前者指通过计划、政策陈述、规则以及公开事实、规则和先例来具体构建裁量结构;后者是加强对裁量的司法与行政监控。 又比如,近年来颇受我国学者青睐、 选择法律效果的规制方法,也就是对于某一特定的行为,设定若干个法律效果或者法律处理,由当事人自己选择其中之一 [29];再比如,加强权力(利)的竞争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