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效率、效能和经济(3E),认知模式是理性-科学主义;政治途径的价值诉求是行政行为的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性,认知模式则为协议、民意和政治争辩;法律途径 地指出行政法应当是什么。 [20]传统行政法与新行政法就合法性与最佳性不同关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在目的上,传统行政法面向司法,强调控制权力不被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204.html -
了解详情
是与大局、集体决策保持一致,已经成为考核评价领导干部是否忠诚党组织的一个标准,如果他们敢于做出不同的表态,即使正确,时间长了,也会成为党组、党委书记 法治实施评估职权和问责职权;强调人民法院对一般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力,明确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对公益事项的公益诉讼权利;认可并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833.html -
了解详情
(第四十六条)。该条款将宗教事务部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作了统一的规定,为私人维护其宗教自由提供了基本的救济渠道。与前面对宗教自由的宣示性规定 ,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队宗教活动之处罚作出专门规定也可能产生宪法问题。况且如果对宗教活动的处罚规定和其它行为的有关规定不同,也可能违反宪法第33条所规定的在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599.html -
了解详情
现有的行政法学研究中,对于行政规制行为的性质存在不同的观点。一是行政行为说,这一观点明确将行政规制归属于行政行为的范畴。比如,行政监管是指行政监管主体采取的 前注[8],茅铭晨文。 [14]参见江必新、邵长茂:《社会治理新模式与行政法的第三形态》,《法学研究》2010年第6期。 [15]张骐:《论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642.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基本准则。正是立足于这样一种观念,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以法律授权为依据,这也是传统的行政法治模式。这种模式被美国法学家斯图尔特教授称为传送带理论。这种 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安排。[7]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050.html -
了解详情
设立两套不同的执行程序和法律责任追究机制。这无形中造成了立法资源上的浪费。其次, 造成了行政司法资源上的浪费。在这种模式下,行政行为的效力始终处于 隔离、带离现场、强制传唤、强制清除、强制补种植被、强制履行兵役等。行政机关自身无力强制执行或在域外执行、遇到抵抗情况下, 可以请求法院协助执行, 即时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048.html -
了解详情
设立两套不同的执行程序和法律责任追究机制。这无形中造成了立法资源上的浪费。其次, 造成了行政司法资源上的浪费。在这种模式下,行政行为的效力始终处于 隔离、带离现场、强制传唤、强制清除、强制补种植被、强制履行兵役等。行政机关自身无力强制执行或在域外执行、遇到抵抗情况下, 可以请求法院协助执行, 即时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047.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至上性和权威性必须通过比较法治与人治、法制相互间的不同,考察法治在社会中的运作机制才能明确。--法律是配置社会资源,促使社会资源使用达到效益最大化 中的主导、核心作用,认为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主要模式,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利器,因此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法律必须被敬重、遵守和信仰;人治强调道德、良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145.html -
了解详情
的运作差异 在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和行政主体上下级之间的交互行为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行为中通常是被定位为参与者 标准的司法救济制度。从权力的具体运作过程来看,行政诉讼是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完成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满足原告的诉求。其权力运作过程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74.html -
了解详情
页。 [19][苏]斯弗鲍鲍托夫、德伊瓦西里耶夫:《法国模式的法治国家》,载《法学译丛》1991年第1期。 [20]参见张越 ,127-132. LouisianaState U. Pr. ,1972.转引自张千帆:《法国的国政院与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3期。 [25][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