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相关规定。第56条规定:“法庭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真实性:……(三)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 与邮件内容核对一致,就可以作为原始证据。但是在刑事诉讼中,如何判断制作者发发行者的意图,却是个难题。侦查机关在收集电子证据的过程中,在保全或固定电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4.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包括:逐一甄别法、相互对比法、综合印证法。[18]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判断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有:(1)正确处理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 参见李学宽、汪海燕、张小玲:《论刑事证明标准及其层次性》,《中国法学》2001年第5期。 [23] [英]J·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5.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包括:逐一甄别法、相互对比法、综合印证法。[18]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判断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有:(1)正确处理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 参见李学宽、汪海燕、张小玲:《论刑事证明标准及其层次性》,《中国法学》2001年第5期。 [23] [英]J·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76.html -
了解详情
真实证言与虚假证言都会出现在侦查、起诉和审判程序中;刑事诉讼正是判断证据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的过程。曾经占据我国证据法学主导地位的事实说存在无法克服的 理论的通说,立案是我国刑事诉讼一个独立、必经的诉讼阶段,是刑事诉讼活动开始的标志,⒁因此立案之前的审查活动不属于刑事诉讼的组成部分。这就产生了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279.html -
了解详情
。三、证人所为证言,足致证人或与证人有第一款关系或有监护关系之人受刑事诉追或蒙耻辱者。四、证人就其职务上或业务上有秘密义务之事项受讯问者 ](374) (二)不公开审查程序 当证据持有人拒绝提出秘密时,需要有人来判断拒绝提由是否正当。基于对司法的信赖和对案情的了解,对拒绝理由的审查权就交给受诉法院最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731.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并提出司法解释草案;(三)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四)提交检察长审查,决定提交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讨论;(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审议;( 证据的外延还会不断扩大。刑事诉讼法解释时应当保持电子证据外延的开放性,只要符合电子证据的内涵和特征,又明显不属于其他证据类型的材料,原则上都应当纳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5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行为,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心理学和语言学规律指导取证和言词证据的审查判断。感知、记忆、表述都有相应的规律。司法办案人员在取证和运用 2008年1月第1版第135页。 [9]张军主编 熊选国 南英 副主编 《刑事证据规则理解与适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第39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67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证据规定》初步确立了辨认结果的审查判断规则,为法庭审查和采信辨认证据提供了一定的根据。但是,在辨认录像制度、见证人在场制度以及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尚未 2005年版,第187页。 [48]参见龙宗智、夏黎阳主编:《中国刑事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第272页。 [49]前引[9],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947.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有如下理由: (一)有哲学依据:人类认识是非至上的,人的判断力也是有限的,刑事证明是对过去历史的重建,证据的存在与否本身就是很偶然的事情, 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从而更准确地认定犯罪事实和定罪量刑。当然,无论是常态联系还是由此产生的推定事实均要经过严格的司法审查,并不是必然采用。同时,为了增强常态联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93.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是不是不加区分地一律实行口供至上主义?笔者曾撰文指出,据供辞定罪是中国古代刑事证据的首要规则,(注:参见祖伟:《中国古代据供辞定罪刑事证据首要规则及理 项:一是当事人的供述,包括陈状、供吐(能否成为司法证据需要司法官吏的审查判断);二是书证,包括各种契据、账簿、书信、图册、分书、关书等;三是物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