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捷方法予以解决,不需要引入见仁见智的各式规范判断学说;至于由此而导致的责任范围过于宽泛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对主观罪过的精确界定予以解决,在主客观相统一的更高 直接故意的犯罪和间接故意的犯罪);若系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为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若系事实上没有预见但却应当预见的,则为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35.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办案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超期羁押这一危害后果的,应以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 (二) 过失,故意既包括直接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过失既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于超期羁押的客观要件方面,笔者认为超期羁押的客观方面应当既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84.html -
了解详情
更为复杂。由于我国过错责任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过失责任也仅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之分,而没有划分过失等级,所以在实践中要确定双方之间的 责任的承担,故其往往是麻痹大意,以致无效担保合同常有发生。 3、现行法律比较过失责任相抵规则有可能使无效担保赔偿责任超过有效担保合同的履行责任,有违缔约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44.html -
了解详情
增设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段;关于罪过规范的完善,需探讨删去必然故意的规定,完善犯罪过失的规定,改进关于刑法上认识错误的规定;关于行为规范的改进,宜注意明确规定 必要改变澳门刑法典第14条对有明知的过失(有认识的过失)之意志因素的规定,明确地揭示行为人对事实之不发生是基于过于自信,并且也不想事实发生的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46.html -
了解详情
最简捷方法予以解决,不需要引入见仁见智的各式规范判断学说;至于由此而导致的责任范围过于宽泛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对主观罪过的精确界定予以解决,在主客观相统一的更高 直接故意的犯罪和间接故意的犯罪);若系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为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若系事实上没有预见但却应当预见的,则为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5.html -
了解详情
传染病防治法规有时可能是故意的,但行为人对其危害结果则存有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如果行为人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放任不管,存有间接故意,以致传染病 其他依法从事传染病防治公务的人员,工作中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严重不负责任,过失导致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的,或者足以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3.html -
了解详情
从宏观角度对违反注意义务进行考察。[ 1 ] 对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应着重考虑预见义务和预见能力要素;对过于自信的过失,则应重点关注避免义务和避免能力。[2 ] 第二种 司机撞倒突然从电车修筑区跳到车轨上的行人一案,认为行为人不构成过失。其理由是,机动车驾驶人没有考虑到一切不注意行为顾虑的必要,只要他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20.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犯中的心理过程是影响违法性的主观要素,而且一切犯罪的主观要素即故意、过失,也都成为违法评价的判断资料。在这种背景之下,广泛认可主观违法要素的见解 。而行使目的的作用仅仅在于,限定伪造货币罪的成立范围,将那些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实施了伪造货币行为,但是没有使用意图的情形排除在伪造货币罪之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刑事责任时,还必须全面地考虑到各种因素对于量刑幅度的影响,切忌主观片面性。 笔者认为,过失共犯不能成立共同犯罪,主要是因为其不符合共同犯罪的本质特征。笔者还认为,在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情况下,前者既无认识要素(没有预见),更谈不上意志要素;后者虽有一定的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10.html -
了解详情
更为复杂。由于我国过错责任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过失责任也仅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之分,而没有划分过失等级,所以在实践中要确定双方之间的 责任的承担,故其往往是麻痹大意,以致无效担保合同常有发生。 3、现行法律比较过失责任相抵规则有可能使无效担保赔偿责任超过有效担保合同的履行责任,有违缔约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