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2006年11月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在和谐社会建设 假释,1997年刑法增加了对于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犯罪人,不得假释。 5.追诉时效延长条件的修改。 6.刑法分则确立的犯罪圈总体上有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89.html -
了解详情
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2006年11月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在和谐社会建设 假释,1997年刑法增加了对于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犯罪人,不得假释。 5.追诉时效延长条件的修改。 6.刑法分则确立的犯罪圈总体上有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16.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根据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司法制度的不同有所差异。具体而言,目前在西方国家,较为通行的刑事和解实践模式有四种:一是社区调停模式(Communitymodel)。 的监禁、感化等矫正措施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由于未成年罪犯被集中关押教育,交叉感染性强,总体上成效不大,青少年缓刑、减刑、假释、刑满释放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6.html -
了解详情
还能提高刑事司法工作的办案效率,强化刑事司法者的责任感与公正心。刑事司法不公从根本上影响了制度的正常运转方向和运转效率,从而贬损了刑罚效益系统的 改造现有的管制可以通过整合司法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使之成为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对管制刑、假释、监外执行的监督矫治,从而大大降低行刑成本,节约社会资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80.html -
了解详情
假释的适用,对于同时符合减刑和假释条件的,依法建议适用假释。会同司法行政机关研究具体措施,为接受社区矫正的民营企业人员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便利, 的措施,帮助协调解决涉案企业异地安置、补偿等实际困难。完善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的衔接机制,向相关企业主张生态修复费用及惩罚性赔偿时,探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1977.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 2006关于办理破坏电力设备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 2006关于本市法院办理正在接受审判的被告人是否停止行使选举权利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6关于本市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处置办法(试行) 2006关于调整市高级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第二庭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 2006关于du品案件管辖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446.html -
了解详情
,坚决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各类犯罪,净化网络空间。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积极参与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专项整治,参与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和久押不决工作机制,加强派驻监管场所检察室建设,推进与刑罚执行机关、审判机关减刑假释网上协同办案平台建设,健全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健全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131.html -
了解详情
以刑罚个别化为价值目标、人身危险性论为理论基础的立功、自首、减刑和假释等制度,这也与当今世界法治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刑罚特殊预防功能发挥的国际趋势相协调。 遇应在刑法总则中设立专章的问题,保安处分制度尤其是劳动教养制度应纳入刑法予以整合重构的问题,社区矫正制度立法化的问题,以及合理调整刑法典分则体系结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39.html -
了解详情
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监外执行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5种罪犯,适用社区矫正,是对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的有益探索,体现了我国 年,司法部以《监狱法》为依据,制定实施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外国籍罪犯会见通讯规定》等规章,对在押罪犯的合法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401.html -
了解详情
非刑罚化,如缓刑、假释、减刑等制度和免除处罚的情节,有助于实现非刑罚化;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还设置了社区矫正制度,都在立法中 思想述评[J].学术论坛,2006(2):141144. [7]陈治国.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建构探源[J].前沿,2010(23):125129. [8]高铭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8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