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的化解。然而,如果法院在刑事判决尚未形成之前就先行解决民事赔偿问题,那么,这种民事判决所认定的案件事实对于刑事法庭认定犯罪事实是否具有约束力? 页以下。 [8]参见前引 [6],Claus Roxin书。 [9]参见刘青峰:《何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几乎不能执行》,《法制资讯》2008年2月29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以下简称《案由规定》)印发给你们,并就适用《案由规定》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和准确适用《案由规定》 本次对案由规定进行修改,坚持 决定书中可表述为违法执行损害案外人权益、非刑事司法赔偿。 四、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一)各级人民法院要准确把握司法赔偿案件案由的性质和功能。《案由规定》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9506.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由于民事赔偿问题是由刑事案件所引发的,因此,赔偿与量刑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赔偿是否充分反映出被告人不同的悔罪态度 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 - 22页。 {22}智敏:南京刑事和解引发的争议,载《记者观察(上半月)》2007年第4期。 {2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7260.html -
了解详情
成员是否愿意参与刑事案件处理不能保证,单是恢复性司法强烈依赖的组织能力、技术能力,也是不能一提{18}。因此,在我国当前开展刑事和解这一问题上,我国 我们思考:有钱人逃避法律追究的避风港,有钱人把人打伤,可能因为能够较好地赔偿被害人而得到被害人相当程度的谅解,从而顺利和解而避免刑罚处罚;而穷人把人打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115.html -
了解详情
诚然多次出现新的司法现象走在理论前面,譬如简易程序的问题、普通刑事案件简化审乃至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制度都是在理论未有定论之时,司法机关或相关部门 真诚宽恕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法院应当引导、帮助被害人或者被害人遗属与被告人或者其亲属就民事赔偿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和解。法院鼓励被告人以主动、积极的履行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48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被害人的经济困境不是司法机关所关注的重点,使得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形同虚设;被害人寻求精神赔偿更是难上加难。诉讼机制自身不能摆脱的局限,尤其是刑事 民政部门沟通,争取民政部门的救助;或者通过社会捐助和相应的救助基金来解决经济补偿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实践中也难以操作,因此很可能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74.html -
了解详情
。 1995年《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我国司法机关办理了一批刑事赔偿案件,使一些受到侵害的公民得到了国家赔偿,保障了公民的基本人权,弥补了公民因国家机关侵权 上述裁判、决定的作出,并不意味着拘留、逮捕等决定必然违法。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重大嫌疑不一定就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有重大嫌疑不一定就有犯罪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193.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有如下差异:一是和解解决的是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谅解、赔偿问题,而不直接影响刑事处罚。二是调停人是法官助理,而不是代表社区参与的社会 替代措施。3第三,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12月颁布《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从实体法层面进一步贯彻落实少年审判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634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02年7月2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精神 多年来,我们国家以国家利益与个人正当利益完全一致为理论依据,在公诉案件中强调社会普遍利益的维护,强调公诉机关可以代表被害人的要求,却多少忽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6294.html -
了解详情
的商业合同中对确定性的要求,以及商业合同当事人应当能够依赖他们协议同意的损害赔偿条款。也有学者进一步明确指出,从Lord woolf 在本案中发表的判决意见中 月15日在法释〔2002〕17号《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中更进一步指出: 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12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