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性 我国民事诉讼和刑事自诉案件都设立了调解制度,其诉讼均适用调解,在行政诉讼中,诉讼双方法律地位平等,而且也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则。既然民事诉讼规则可以作为 权益及公共利益的内容。 (二)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包含两点:一是指调解程序的启动必须由当事人主动申请,并协商一致;二是指双方当事人经法院调解达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1.html -
了解详情
该范围的大小将受检察官意志的左右。陪审员制度目前只适用于刑事领域,在民事与行政诉讼中不适用陪审员制度;适用陪审员制度审判的案件只限于相当于死刑、无期徒刑之罪 此次司法改革未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刑事诉讼重视自白的传统,也未强化辩方在审前程序中的防御力量,因此,能否克服庭审的形式化,实现审判中心主义仍有疑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81.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权问题,从而产生了行政行为作为民事诉讼先决问题的现象。而《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 个体工商户对待。按此规定,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可以直接推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这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而不是必须经过行政诉讼程序进行审查。 二、行政先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49.html -
了解详情
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是指民事主体(组织或个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或依约定对国有或集体所有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第二百一十条规定:人民法院提审或者按照第二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在审理中发现原一、二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的,可分别情况处理:认为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31.html -
了解详情
在审理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困难。此类困难最近已经对上述禁止造成了一些可救济性的侵犯(remedial inroads)。例如,一些机构诸如公平交易委员会的裁决只在第二上诉审级才得 业已裁决《民事诉讼法典》的一项规定违宪;该规定为,在一种典型的自愿管辖程序中,不保障申请人享有听讯权。1968年7月5日的裁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91.html -
了解详情
几种情形在行政诉讼中可进行协调。 第一,行政行为有违法或者不当 ,被告得自行变更或者撤销原行政行为的情形。法院经过对案件的审理 ,认为行政行为在程序上或 属于公权力的行使,具有一定的严肃性 ,其变更或撤销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不能过于随意。 第二,行政行为属于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范围。行政机关所要解决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108.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救济程序?即是在民事审判中,有权提起程序启动的主体认为裁判错误而向法院提起的要求复查的补救和监督程序,包括上诉审程序和再审程序,二者可统称为“ 规定性,即民事诉讼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诉讼利益的公平对抗,它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有本质的区别,它是排斥国家机关的干预的,检察院受一方当事人的要求对生效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html -
了解详情
,提高了法制观念,能更好地为稳定社会秩序服务。”〔25〕在我国,无论是民事诉讼或是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其过程冗长单调,判决基本可以预见,纠问式诉讼和抗辩式 技术性较强的案件(如知识产权案),可以建立专家证人制度。专家证人指在一项法律程序中作证,并对所作证的客观事实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专家证人可以对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34.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公安机关又拒不释放,犯罪嫌疑人又是外地人,就这样一直关着。可以说在审判前的程序中,除了逮捕,公安机关都有权自行决定、自行执行、自行变更、自行延长 诉讼的原告,你怎么能原告抓被告,这不公平,抓被告的应当是第三方。所以我们原来行政诉讼中存在着原告抓被告,一出法庭就带上警车,这种状况受到了抨击,在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8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选择。诉讼虽然是公权性救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 了程序保障。根据立法精神,我国第一审程序为事实审理,第二审既是事实审理又是法律审理,根本没有必要在审级制度之外再设立对事实认定的监督制度;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