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只须就其无过失只须释明即可。按照大陆法系的理论,释明的标准比证明的标准要低得多,只需使法官获得薄弱心证, 年鉴[Z].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迈克尔.H.格莱姆.联邦证据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8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113条规定,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然而,随着法院职权的弱化与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强调,加之诉讼效率的需要,被告不按时提出答辩状使原告 审理而遭致败诉判决(只有德国民事诉讼的书面审前准备程序这种特殊情况下才出现了例外)。可以说,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中几乎不可能存在相对于开庭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8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迟延、复杂、昂贵怨声载道;三是实践中有许多法官和执业律师为改善民事诉讼程序作了积极的探索。 三、改革成果分析 通过法官积极行使阐明权使当事人不明确 里的重要体现之一,但西方国家在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同时,一般都赋予当事人较为充分的证据收集方法,如文书提出命令、书面咨询等,并同时设置了若干避免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9.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胜诉的有利后果。 我国民事诉讼法典对此规定含糊,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仅规定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但却没有规定举证 举证时限的临界点定在一审开庭前,就意味着必须在审前准备程序中冻结双方的争执点,一次性解决证据的集中问题,那么审前程序的证据开示制度就成为配套改革的重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97.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权的存在,也难以发挥其预防性功能。所以,德国非常重视具有公益性社会功能的团体诉讼。团体诉讼主要表现为停止侵害或撤销之诉,而非损害赔偿之诉,其 ,此际,过分提起不必要的刑事追诉,甚至滥用刑事诉讼程序的危险将十分显著和迫切。 [15] 为了克服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中严苛的举证责任与当事人缺乏收集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83.html -
了解详情
美化德国诉讼制度的优势,文章失于空泛。批评者论道,由于美国的国家体制、司法机构设置、法律文化背景皆有别于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程序在 、辩明是非场所,改变使庭审走过场的习惯做法。 3.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明确当事人举证责任和不举证的败诉风险。 4.落实审判责任制度,在法院内部实行错案追究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99.html -
了解详情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一项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能同时满足刑事和民事诉讼原则的刑事、民事诉讼(同一行为引起)合并的制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应当在上述框架范围内进行 ,案情本身较为复杂,如那些属于医疗事故、产品责任、知识产权等特殊领域的赔偿纠纷,属于举证责任的倒置等情形的案件,这些案件很难在一个半月内审结,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4.html -
了解详情
分配了的举证责任规定进行修正。按照我国著名民法学专家梁慧星先生的观点,作为近代定型化欧洲民法典范的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的立法者基于民事法律 但是没有相关证据来证实出事这个产品是假冒产品,尽管被告人对否认原告人的诉讼请求无须举证,但法院将这一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分配给了被告人,由于被告人无法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9.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力,同时还规定推走、自从等证明规范,而举证责任分配规范则散见于民法典的各个部分。在德国,其民法典中的证据规范全部分散规定于民法典各篇章之中,如欲 由合同(实体)法预先设置,其性质为客观举证责任的分配。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要围绕合同请求权的要件事实或者合同责任要件事实提供证据,法院要根据诉讼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4.html -
了解详情
美化德国诉讼制度的优势,文章失于空泛。批评者论道,由于美国的国家体制、司法机构设置、法律文化背景皆有别于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程序在 、辩明是非场所,改变使庭审走过场的习惯做法。?3.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明确当事人举证责任和不举证的败诉风险。?4.落实审判责任制度,在法院内部实行错案追究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