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该条规定为我国民事诉讼设定了管辖异议制度(或称为管辖权异议制度)。从管辖异议的范围或对象来看,不仅包括了地域管辖 ,虽然法院主管异议存在着没有充分制度化的问题(这是民事诉讼法的不足之处),而管辖异议有两审终审制度(管辖异议的处理又存在着程序过剩的结果),但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80.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模式:缺席判决主义和一方辩论判决主义。(注: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的民事诉讼法学家都对缺席判决制度有较多的研究,并将其归纳为两种基本模式,即缺席 情况作出的判决均视为对席判决,自然不准提出异议。只有“在被告不出庭时,如果是终审裁决,并且没有发给本人传票,所做的判决”才为缺席判决(注:法国民事诉讼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原则,致使法官易受当事人的牵制,而且也违背了两审终审所设定的目标,影响了诉讼的效率和效益,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且将 的正常进行,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第三,强制证人作证是国外立法较普遍的作法。因此,赋予人民法院强制证人作证的权利是完善我国证人制度的值得借鉴的诉讼举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1.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程序必然呈现令人担忧的局面。1、赋予法院再审程序的启动权削弱了裁判公信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1款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 了审判资源,影响了审判的权威,动摇了两审终审制度,更重要的是违背了当事人权利自由处分原则,使公权成为私权的代言人。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平等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6.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模式:缺席判决主义和一方辩论判决主义。(注: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的民事诉讼法学家都对缺席判决制度有较多的研究,并将其归纳为两种基本模式,即缺席 情况作出的判决均视为对席判决,自然不准提出异议。只有“在被告不出庭时,如果是终审裁决,并且没有发给本人传票,所做的判决”才为缺席判决(注:法国民事诉讼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8.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民法诚实信用原则,并造成道德风险。民法鼓励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诚实信用地进行民事活动,但是,在没有相关制度的协同规范时必将会增加债权人与某一或者 了二审,二审法院在裁判文书中经过充分说理后,维持了一审判决。我国虽然坚持两审终审的审判程序,但是在当事人认为判决明显不公或者法院在裁判案件的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8134.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的不确定和门槛过高,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处分原则等基本原则与诉讼制度的不契合而呈泛化,陪审制度、两审终审制度等基本制度对承载更多正义要求的不适, 责任倒置的规定并赋予法官自由裁量、分配举证责任的权利,证据的程序功能大为强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出证据。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7.html -
了解详情
使当事人服判息诉。答疑一般由原承办案件的法官采用口头的方式进行。对于两审终审的案件,如果二审维持原判的,由一审承办案件的法官负责答疑;二审改判 解释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25]参见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26]袁定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8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得极为宽泛,将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发挥到极致。这从一个方面来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大亮点,两审终审之外给当事人另外一个救济的途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从法律对 还是息诉服判工作的一个初步判定,那么简繁分级制则是一个把关制度。借鉴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的简繁分流、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相互配合的程序上的优化,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47.html -
了解详情
的效率性、经济性这几个方面进行不断努力。 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效 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我国民事司法改革,国内学者认为大致是沿着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改革 完善了公开审判、合议、人民陪审员、辩护、诉讼代理、回避、司法调解、司法救助、两审终审、死刑复核等审判和检察制度,制定了《仲裁法》、《律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