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2007年12月31日前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法及有关政策规定计算;2008年1月1日后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计算。 经济补偿金的基数,即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9、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22.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如:《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规定“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 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部的相关解释,这两种情况下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劳动法律法规对是否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668.html -
了解详情
一旦出现某些事由,劳动合同即终止,或约定如果劳动者发生某些行为,企业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约定的好处在于:一旦有约定情形出现,企业就 约定,企业以此解除劳动合同很有可能被判赔偿。但应注意,不能把法定的解除劳动合同而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也约定在劳动合同中并规定不需支付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665.html -
了解详情
,就医疗补助费的支付,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必须是已经生效的仲裁裁决,而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对经济补偿金和额外经济补偿金的裁决是没有 》的调整范围,将一裁二审改为或裁或审,即: 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协议选择由劳动仲裁委员会通过仲裁程序进行裁决或者由人民法院通过诉讼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6.html -
了解详情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2007年12月31日前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法及有关政策规定计算;2008年1月1日后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计算。 经济补偿金的基数,即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9、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60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可知,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而且该规定也溯及既往到了2008年1月1日之前,可见,相对以前,劳动者在诉讼中付出更少但可能得到的 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28.html -
了解详情
从业人员与社会各界从业人员在适用《劳动法》方面割裂开;将事业单位中的“工人”与其他行业劳动者割裂开;《劳动法》是我国基本法律,事业单位不适用是不合法的 合同期内解除本合同而甲方不同意的,应向甲方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7、本合同当事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幅度应当一致。经济补偿金的具体支付金额应按《试行办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8.html -
了解详情
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 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3、医疗期满后医疗补助费的支付依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六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0618.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的朋友就会疑惑,解除合同支付多少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职工月平均 ,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3倍标准计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7575.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情形为由主张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应在离职时明确提出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情形为由主张 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内容。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予以支持。但如企业搬迁未对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3824.html -
了解详情